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十八大代表熱議:“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2012年11月12日09:01  來源:中工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老百姓期盼什麼?就期盼生活越來越好。”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西郊街道森林社區黨工委書記李金霞代表感慨。

“民生永遠是最大的主題。”陝西省省長趙正永代表在報告中闡釋民生的部分做了重點標示,並寫下了這句話,“一切的發展都是:為了人、依靠人、發展人、人共享”。

過去十年,中國共產黨已經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十八大報告再次向人民庄重承諾:“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報告還提出了民生目標:“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要努力實現新要求,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收入分配差距縮小﹔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

“養老、醫療保障、收入分配改革、教育、就業等社會建設的具體任務,件件都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趙正永代表說,十八大報告對這些問題一一提出切實的解決措施,對於民心的凝聚、人民創造力的提升,都是一種激勵,這是打造“幸福安康”時代的基礎。

“學有所教”這一古老的夢想,在十八大報告中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不僅表述新穎,而且內涵深刻。

“報告把教育放在加強社會建設的六項任務之首,這對教育界來說是一個令人鼓舞的信號。”海南省教育廳廳長胡光輝代表說。他認為,教育公平與否,本質上反映了改革步入深水區后,必然觸及不同群體的利益,如何調整這些利益,爭取不同群體之間的最大接受度,是教育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

山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商志曉代表則認為:“目前教育一大現狀是不缺學上,但缺好學上。優質教育資源還是稀缺。”沈陽市第五十六中學校長關鳳艷代表則希望早日實現城鄉教育資源的合理化配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之路需要繼續走下去,盡快縮小城鄉教育的差別,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勞有所得”事關收入分配,更是代表熱議的焦點。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並承諾城鄉居民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這讓代表們深受鼓舞。同時,他們也普遍認為,“勞有所得”的關鍵是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關鍵是機會是否均等,獲得方式是否正當。隻要通過誠實勞動和個人能力正常獲取,社會都應鼓勵。”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代表說。

浙江巨化集團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壓力容器廠金工車間車工葉幼青代表告訴記者,10年前,他的工資是1200多元,如今雖然翻了一番,但在整個行業來說,仍然相對較低。他建議,提高一線工人特別是技術工人的收入,讓勞動和創造得到充分尊重。

山西省財政廳廳長鄭建國代表把十八大有關收入分配的內容,密密麻麻地記在筆記本上。他認為,“更公平”意味著市場在配置資源中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這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來實現。還需大力調整財政、稅收、社保三大宏觀政策,充分發揮對收入再分配的重大調節作用。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十八大報告讓“病有所醫”的夢想照進了現實。吉林省通化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喬淑萍代表說:“國家強大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數明顯提升。現在,城鄉各級醫院醫療就診環境明顯改善,設備儀器更加先進,人們看病治病有了很大保障。”她建議:“應進一步增強公立醫院公益性,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從而更好地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讓群眾充分享受到基本醫療保障權益。”

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實現老有所養關乎公眾的幸福感。在新華網與半月談雜志社聯合推出的十八大“每日調查”之“怎麼提高我們的幸福感”中,截至10日12時,超過三分之一的網友投票選擇“有比較完備的社會保障”,位居各選項票數之首。

十八大報告對此也有明確的部署。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認為,這需要政府、市場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既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頂層設計,加快探索構建長效保障制度,還要通過多種方式,為養老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強大金融支持。此外,還必須加快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在有效加大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努力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

十八大報告提出“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的新要求,明確表示要“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對此,代表和專家普遍表示認同。來自河北的李梅素代表替中低收入群體發出呼聲:“我希望政府加大廉租房和公租房的覆蓋面,給予那些低收入人群和剛上班的年輕人一些政策傾斜,真正讓這些人群有一個安定的窩。”

除了以上五大民生工程,就業作為民生之本也引起代表的密切關注。還有不少代表認為,公眾對於優美生態環境的訴求、對於政治文明的期盼、對於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都是民生建設應該予以關注和重視的一部分。

幸福雖然是一個很個人的指標,但它離不開外部環境,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國家民生工程的建設。十八大發出“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最強音,它必將對人民的幸福和人的現代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報北京11月11日電)

(責編:徐騰(實習)、盛卉)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