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職工為中心 讓職工當主角 由職工說了算
重慶產業工會改革著眼“四個轉變”
2016年01月04日09:42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當選常委,讓我更加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今后工作中,我會更重視聽取一線職工的每條訴求和意見,並在技能培訓、困難幫扶等方面竭力為基層職工發聲。”2015年12月31日下午,重慶西部公交公司的柯藝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前不久,這位90后公交乘務員當選重慶交通建設工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
從2015年12月上旬開始,重慶國防郵電工會、交通建設工會等7個產業工會陸續召開代表大會,通過推行產業工會委員會制改革,著眼管理模式、運行機制、組織體制、活動方式的“四個轉變”,較好地破解了“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問題。一大批來自基層一線的職工,通過兼職、挂職等形式,被充實進入各產業工會委員會。據了解,7個產業工會推選的1057名代表中,一線人員佔95%﹔選舉出的285名委員中,一線人員佔89%﹔當選的147名常委中,一線人員為80%,有效解決了“代表誰、聯系誰、服務誰”的問題。
重慶市機械冶金工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兼職)周亞平,是重鋼集團的職工。在他看來,產業工會改革最大的亮點就是改變了過去一些“用會議來動員群眾,用行政命令下達任務,用文件傳真來發號施令”的工作模式。“通過建立職工需求調查和訴求反饋回應制度,活動組織職工一起設計,任務部署職工一起參與,表彰先進職工一起評議,讓職工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改革后,一些不必要的門檻被去除,職工群眾與領導之間不再有距離,處理起事情來也更快速有效。”有著30多年工會工作履歷的重慶市交通建設工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挂職)曹光裕認為,“產業工會實行委員會制,注重發揮代表大會、委員會、常委會在集中智慧力量、決策重大事項等方面的作用,吸引職工群眾、大型企業、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增強了自我發展活力。”
“這次改革為工會工作帶來了新的局面,也打開了我們工會工作者的思路和眼界。”重慶市地質勘測局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魏勇新說,作為新當選的重慶能源工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兼職),將及時調整思路,結合群團工作改革的要求,積極調研、走訪、總結,收集一線職工群眾的各種聲音,真正走進職工群眾隊伍中去,按照“去四化”的要求開展工作,為職工群眾提供更多精准、對路的服務。(記者李國 黃仕強)
(責編:閆妍、秦華) |
相關專題 |
· 地方工會報道 |
全總要聞
- 全國已建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7.8萬個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推…
- 把保障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 積極做好防汛救災…
- 《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單行…
- 全總緊急撥款200萬元慰問河南受災職工
- 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礡力量 譜寫…
- 2021年全國勞模療休養活動啟動
- 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
- 推動“十四五”時期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黨的工運事業矢志奮斗
全總發布會
-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期工人黨員代表與中外記者見…
- 2021年“五一”新聞發布會
- “中國海員工會成立100周年”主題新聞發布會
- 國新辦就“崗位成才、奮斗圓夢”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 全總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