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

以職工為中心 讓職工當主角 由職工說了算

重慶產業工會改革著眼“四個轉變”

2016年01月04日09:42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當選常委,讓我更加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今后工作中,我會更重視聽取一線職工的每條訴求和意見,並在技能培訓、困難幫扶等方面竭力為基層職工發聲。”2015年12月31日下午,重慶西部公交公司的柯藝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前不久,這位90后公交乘務員當選重慶交通建設工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

從2015年12月上旬開始,重慶國防郵電工會、交通建設工會等7個產業工會陸續召開代表大會,通過推行產業工會委員會制改革,著眼管理模式、運行機制、組織體制、活動方式的“四個轉變”,較好地破解了“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問題。一大批來自基層一線的職工,通過兼職、挂職等形式,被充實進入各產業工會委員會。據了解,7個產業工會推選的1057名代表中,一線人員佔95%﹔選舉出的285名委員中,一線人員佔89%﹔當選的147名常委中,一線人員為80%,有效解決了“代表誰、聯系誰、服務誰”的問題。

重慶市機械冶金工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兼職)周亞平,是重鋼集團的職工。在他看來,產業工會改革最大的亮點就是改變了過去一些“用會議來動員群眾,用行政命令下達任務,用文件傳真來發號施令”的工作模式。“通過建立職工需求調查和訴求反饋回應制度,活動組織職工一起設計,任務部署職工一起參與,表彰先進職工一起評議,讓職工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改革后,一些不必要的門檻被去除,職工群眾與領導之間不再有距離,處理起事情來也更快速有效。”有著30多年工會工作履歷的重慶市交通建設工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挂職)曹光裕認為,“產業工會實行委員會制,注重發揮代表大會、委員會、常委會在集中智慧力量、決策重大事項等方面的作用,吸引職工群眾、大型企業、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增強了自我發展活力。”

“這次改革為工會工作帶來了新的局面,也打開了我們工會工作者的思路和眼界。”重慶市地質勘測局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魏勇新說,作為新當選的重慶能源工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兼職),將及時調整思路,結合群團工作改革的要求,積極調研、走訪、總結,收集一線職工群眾的各種聲音,真正走進職工群眾隊伍中去,按照“去四化”的要求開展工作,為職工群眾提供更多精准、對路的服務。(記者李國 黃仕強)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地方工會報道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