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將至,勞務派遣工轉正還是辭退?
■廣東一些企業使用“假外包”規避勞務派遣低於10%紅線 ■有專家提出建立相應配套制度保護被派遣勞動者的權益
2016年01月05日09:22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E-mail推薦: |
新聞背景
2014年3月1日起實施的《勞務派遣暫行規定》中明確要求:“用工單位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要求企業降至這一比例的時間定為2016年2月底之前。
廣東省人社廳近日發布《勞務派遣調整用工方案參考樣本》(以下簡稱《樣本》),規定用人單位“至2016年2月29日,被派遣勞動者達到(或低於)法定10%的勞務派遣用工比例”。大限將至,許多企業擬用“假外包、真派遣”的手段蒙混10%的勞務派遣用工紅線。有的企業則打算直接辭退勞動者。
“做同樣的工作,工資要少2000多元。”市民李先生談到勞務派遣工的待遇時這麼說。作為一名勞務派遣工,他遇到的問題也是許多被派遣勞動者的問題——同工不同酬、社保福利差、無職業培訓等。
李先生是廣東某電力公司的檢修員,在公司工作已5年的他一直是派遣勞務工的身份。李先生說,除了同工不同酬,福利也是逐年下降。從剛開始每月醫藥費可以報銷500元到現在不予報銷。另外,由於擔心被辭退,他一直不敢提漲薪,但《樣本》頒布后,李先生倍感雀躍。“公司已經下發通知了,過一段時間就組織考試,考過了就能轉正。”李先生對自己轉正很有信心。
有人開心就有人發愁。陳女士就有擔憂,“我們公司員工40%以上是勞務派遣工,轉正名額少,競爭非常大啊。”陳女士是一家餐飲公司的會計,兩年前被派遣到現在的公司上班,她的工資福利比正式員工少一半左右。由於能力並不特別突出,陳女士憂心自己將被辭退。
李先生和陳女士的遭遇並非個案。全國總工會的一項調查顯示,2011年被派遣勞動者人數約3700萬人,佔國內職工總數的13.1%,而記者了解到,很多企業派遣工的比例甚至達到60%以上。
為何企業一直鐘情於勞動派遣這種用工形式,既然已經“同工同酬”,為何不直接將勞動者轉正呢?
“主要是規避管理責任”,一家紡織企業的胡經理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公司已經實現了勞務派遣的“同工同酬”,但用勞務派遣主要是可以規避“工傷等社保福利的管理”。對於10%的大限,胡經理表示,公司已經在著手引進機器人,代替傳統的生產方式。
記者還發現,一些企業把客服電話業務、前台業務等工作進行外包,而這些承接外包工作的勞務公司實際上還是原來的勞務派遣公司,也就是“假外包、真派遣”。
廣東省銳光法律事務所律師李德志表示,“勞務派遣已遍地開花,許多企業基於成本和管理的問題,打著法律的‘擦邊球’,雖然表面上是承諾工資待遇和正式員工一樣,但福利及“五險一金”往往存在差別。”他認為,雖然是降低了勞務派遣工的比例,但勞務派遣工的權益還是沒有得到保障。
也有學者指出,勞務派遣新規執行中需要配套相應的制度,不僅保護被派遣勞動者的權益,還需制定人才培養機制,在本質上讓職工獲得維護權益的籌碼。(記者葉小鐘 實習生何倚華)
(責編:閆妍、秦華) |
全總要聞
- 全國已建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7.8萬個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推…
- 把保障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 積極做好防汛救災…
- 《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單行…
- 全總緊急撥款200萬元慰問河南受災職工
- 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礡力量 譜寫…
- 2021年全國勞模療休養活動啟動
- 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
- 推動“十四五”時期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黨的工運事業矢志奮斗
全總發布會
-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期工人黨員代表與中外記者見…
- 2021年“五一”新聞發布會
- “中國海員工會成立100周年”主題新聞發布會
- 國新辦就“崗位成才、奮斗圓夢”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 全總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