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

職工發明家將“名利雙收”!上海6部門聯合發聲——

成果賺了錢職工發明人可分享

“21條意見”就搭建創新平台、營造創新環境、增強創新動力、完善推進機制、加強組織保障等提出意見,構筑上海職工創新體系

2016年01月13日10:52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上海職工發明家將“有名也有利”。日前,上海市總工會、市發展改革委、經濟信息化委、科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知識產權局聯合下發《關於推動一線職工崗位創新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建立職工創新成果按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根據規定,職務發明人將獲得不低於一定比例的發明成果轉化收益。

《意見》明確,國企與職工發明人可事先約定科技成果分配方式和數額,職工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歸屬研發團隊所得比例應不低於70%,轉化收益用於人員激勵的部分不計入工資總額基數﹔國企單位自行實施職工發明專利權的,每年給予職務發明人的報酬總額應不低於實施該發明專利的營業利潤的3%﹔轉讓、許可他人實施發明專利權或者以發明專利出資入股的,給予職務發明人的報酬總額應不低於轉讓費、許可費或者出資比例的20%﹔落實國家關於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職工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取得股權獎勵收入時,可在5年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等﹔對在科技創新工作中業績突出、成果顯著的優秀一線技術人員,可打破學歷、任職資歷要求,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職稱。

鼓勵職工創新創效只是《意見》內容之一。據上海市總工會巡視員杜仁偉介紹,《意見》就如何搭建創新平台、營造創新環境、增強創新動力、完善推進機制、加強組織保障等5大方面提出了共計21條意見,目標直指2020年基本建成以組織推進、人才培育、支撐服務和綜合評價為主要內容的上海職工創新服務體系。

根據《意見》,上海將全面實施“職工創新十、百、千、萬計劃”,即每兩年選樹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上海市十大職工科技創新英才﹔每年培育選樹百名“上海工匠”,選樹百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百家職工創新示范基地﹔培養選樹千名職工創新人才、千名首席技師、千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培育形成萬項先進操作(工作)法、萬項職工技術革新發明成果、萬個國家專利申請項目。力爭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佔技能勞動者的比重達到35%。

《意見》同時明確對創新先進進行獎勵。對晉升技師和高級技師且符合條件的職工,一次性獎勵1000元和2000元﹔對獲得“發明專利”的職工發明人,一次性獎勵2000元﹔對獲得“工人發明家”等榮譽稱號者以及各類技能競賽優勝者和創新成果獲獎者給與獎勵。(記者錢培堅)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地方工會報道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