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之歌】開啟電動汽車無線供電的美好時代
——記南方電網廣西電力科學研究院科研女博士祝文姬
2016年05月12日11:59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4月28日,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仙葫培訓基地,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女博士祝文姬和同事肖靜駕駛著實驗車在橢圓形的灰色跑道上緩緩駛過。“今后大家可以像我們這樣一邊開車一邊充電,甚至電動汽車沒有車載電池也能解決電源問題。”祝文姬的介紹引來圍觀者一片驚嘆之聲。
眼前寬約3米的灰色跑道跟普通路面並沒有太大差別,只是中間的蓋板下面鋪設著導軌,可以通過無線電能傳輸的方式為行走的車輛實時提供電能。
祝文姬和她的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的國內首條電動汽車無線供電小型試驗車道,開啟了電動汽車無線供電劃時代的革新。
打通電動汽車充電“最后一米”
33歲的祝文姬戴著黑框眼鏡,一頭爽利的短發,清秀的臉龐挂著淡淡的笑容,猶如剛剛走出校門的女大學生,但一談及本職工作,卻是滿口的專業術語。
初見祝文姬,是在集體採訪的現場。她早早等候在會議室,在採訪過程中,安靜埋頭記錄,不時悄聲征求身旁同事的意見,謹慎認真的模樣令人印象深刻。
更讓人驚嘆的是,這樣一位溫婉的年輕女子,卻有著高遠的夢想:打通電動汽車充電的“最后一米”!
近幾年來,電動汽車越來越火,許多汽車品牌相繼逐鹿電動車市場,但大多數購買者仍在觀望,充電難是主要原因。祝文姬介紹,當前的電動汽車主要採用傳導充電方式,這種帶“尾巴”的充電方式存在諸多缺點,如電池組所佔空間大、續航裡程短、一次性充電時間長以及充電頻繁等問題。
而甩掉充電的“尾巴”,實現電動汽車無線充電供電,便是祝文姬的夢想,亦是她四年來最重要的工作。2011年祝文姬博士畢業,進入南方電網廣西電力科學研究院智能電網及需求側研究所工作,從2012年開始便加入“面向智能電網的無線電能傳輸關鍵技術”科研團隊,擔任技術負責人。
2015年12月18日,“面向智能電網的無線電能傳輸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驗收完成,祝文姬和她的科研團隊開發了無線電能傳輸系統工程設計平台,研制了駐停式電動車充電裝置,成功建成了國內第一條電動汽車無線供電小型試驗車道。祝文姬說,在她們研發的國內第一條無線供電小型試驗車道上,可以實現大家夢寐以求的“邊走邊充”。這無疑開創了電動汽車無線供電的嶄新時代。
用滿腔激情賦予科研熱度
冰冷的儀器設備,在祝文姬眼中卻是奇妙的組合,她說:“一個你從表象看到的東西,你想把它做成一個設備或者儀器,最后經過不斷實驗終於成功。自己的想法由此變成現實,這是多麼高興的事啊!”
盡管這個過程面臨著大量的理論推導、仿真及試驗,祝文姬依然樂在其中。為了提高電能的轉換效率,祝文姬常常泡在實驗室裡,一點一點地修改系統參數,最終將效率由75%提高到了85%。為了提高電動汽車無線供電小型試驗車道導軌切換電壓的穩定性,她查閱了國內外幾十萬字的資料……在科研項目即將結題的時候,祝文姬往往每天隻能睡上四五個小時,但她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激情。
在同事們的眼中,日常工作裡的祝文姬是一個做事嚴謹,認真負責的人。祝文姬的辦公桌上有一個本子,密密麻麻記錄著電動汽車無線供電技術研究每一項工作計劃,有什麼注意事項、需要組織什麼人、在什麼節點完成等。
陽光總在風雨后,祝文姬和同事們成功破解一個又一個難題,最終率先成功攻克了電動汽車無線供電技術。(記者 龐慧敏 實習生 王博)
(責編:閆妍、秦華) |
相關專題 |
· 熱點專題 |
全總要聞
- 全國已建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7.8萬個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推…
- 把保障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 積極做好防汛救災…
- 《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單行…
- 全總緊急撥款200萬元慰問河南受災職工
- 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礡力量 譜寫…
- 2021年全國勞模療休養活動啟動
- 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
- 推動“十四五”時期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黨的工運事業矢志奮斗
全總發布會
-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期工人黨員代表與中外記者見…
- 2021年“五一”新聞發布會
- “中國海員工會成立100周年”主題新聞發布會
- 國新辦就“崗位成才、奮斗圓夢”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 全總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