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多方評論

“評選”很有新聞效應,卻不見得有更持久的激勵效果

培養“大工匠”還需更好的制度設計

2016年07月13日10:39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當前,弘揚“工匠精神”,培養“大國工匠”正掀起熱潮。一些省市也開始制訂培養“工匠”計劃,開始評選本地“工匠”。最近就有一個省會城市提出,計劃5年選樹市級“金牌工匠”200名,企業級“首席工匠”500名,“工匠”1000名。

我國高技能人才短缺,這幾乎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培養選樹本地“工匠”的舉措,對激發產業工人鑽研技術、愛崗敬業,肯定有一定推進作用。但作用究竟有多大值得思考。

一是比例太小,對絕大多數一線工人激勵作用有限。以重化工業聞名的某個省會城市為例,該市有產業工人上百萬,而一年評選出的“金牌工匠”、“首席工匠”、“工匠”才340名,與百萬相比,也就佔0.034%,真可謂是鳳毛麟角。而由於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工人都會感到可望而不可即。既然“不可即”,干脆就放棄,因此說,評選“工匠”對絕大多數工人學習技術的推動作用有多大,就值得研究。

二是待遇不高。這個省會城市有明確規定,將優先獲評該市“五一”獎章、勞動模范﹔“金牌工匠”、“首席工匠”、“工匠”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萬元、2萬元、1萬元﹔同時,分別享受每月900元、600元、300元工匠崗位技能津貼。筆者認為,這個津貼數對於這麼拔尖的技能人才實在是太低了,是否對工人有激勵作用,也值得研究。

由此讓筆者想起我國從1956年開始實行的“八級工資制”。比如沈陽市,多數重工業企業,一級工33元,二級工38.5元,三級工45.8元,最高是八級工,108元。當時企業的中層干部正職工資99元,八級工的工資高於中層干部正職,低於廠級干部副職。筆者小時候家住的那一帶有個“王眼鏡”,是八級焊工,他將自行車改裝成摩托,動靜很大,一下班幾乎我們那幾趟平房全都能聽到,每次父親都說,“王眼鏡”回來了,口氣中帶著恭敬。筆者在企業工會當干事時,工會主席對我說過這樣一件事:“文革”前他是六級鑄造工,加上工種補貼、高溫補貼,一個月工資能有八九十元,那時8元錢就可養活一口人。后來調他當干部,他不願意去,因為收入少了一大塊,但又不敢不聽組織安排,哭了一場。

但現在不同了,最大區別就是“師不如長”。在絕大多數企業,不用說高級技師,就是首席技師,收入也不能和中層干部相提並論。沈陽市一家全國聞名的企業,首席技師月津貼2000元,高級技師隻有500元。首席技師月收入一般也就5000多元,而中層干部月工資加上年終兌現獎,年收入可達二三十萬元。有的企業還實行評聘分開,就是你評上高級技師了,如果企業不聘,工資也不增加一分,這都影響了工人學習技術的積極性。

因此說,要想鼓勵絕大多數工人願意學技術,願意崗位成才,還應該有更好的制度設計。尤其在待遇這一塊,不能太低,一定要打破“師不如長”的慣例。

筆者最近了解到,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技能人才管理制度的一些設計,就很有亮點。他們將核心技能人才分三等、8個級別。最高等,首席專家,月津貼8000元﹔第二等,專家人才,分三個級別,月津貼在2000元至5000元﹔優秀人才也分三個級別,月津貼為600元至1500元。專家及優秀人才等兩年一評,每年淘汰10%。

今年52歲的毛正石是鑄工,首席專家、全國勞動模范。2011年時,公司准備提拔他擔任車間副主任。成為中層干部,離開車間進入辦公室,多少人夢寐以求,可毛正石婉言謝絕了。毛正石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首席專家月津貼8000元,是他基本工資的2倍。他還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遼寧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津貼、大連名師津貼,加起來一個月有上萬元。如果當了干部,這些津貼就都沒了。

今年34歲的機車調試工張如意說,他2010年被評為專家,月津貼2000元。在專家這一級,他是最年輕的。他現在鑽研技術的熱情特別高,他的目標就是做一個像毛正石那樣的首席專家。

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的技能人才管理制度,使工人鑽研技術成為自覺,形成了合理的技能人才隊伍結構,也因此穩定了技術工人隊伍。

一個好的技能人才激勵機制,必須讓絕大多數工人有奔頭、有干頭,而我們現在一些地方搞的評選“工匠”辦法,像評選勞動模范,其比例比評選市勞動模范比例還低很多,其結果只是對原來的技術尖子錦上添花,卻使絕大多數工人對此沒有興趣。

即使有了幾年規劃,但最后結果也許還是“盆景”,而沒有形成“園林”,更不要說“森林”。可以說,“評選”很有新聞效應,卻不見得有更持久的激勵效果。

過去實行的“八級工資制”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培養“工匠”制度,可以仿照“八級工資制”,三年一考級,三年一晉級,工資根據級別增長而增長,讓絕大多數工人有奔頭。最高級別技術工人收入一定要比較高,使獲得這個級別的工人為之自豪,讓別人為之羨慕,才能使工人鑽研技術常態化。技能人才結構也會因此更加合理,拔尖技能人才也一定會脫穎而出。(顧 威)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