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職業道德(停)

袁瑛:高原氣田技術攻關的“領頭雁”

人物檢索:袁瑛,男,1998年成為青海油田澀北氣田技術員,參加青海省第六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獲採氣工競賽第一名,先后獲青海油田2010年度“能工巧匠”“青海省技術狀元”和“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

2016年09月12日09:05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進入澀北像月球,離開澀北回地球。”在青海柴達木澀北氣田這片荒原大地上,身材並不算魁梧的袁瑛扎根戈壁已經20個年頭,他在此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成為技術攻關的“領頭雁”。

“袁瑛是我們的設備專家,他對加熱爐、三甘醇脫水裝置等關鍵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提升了作業區的自動化水平和設備使用效率,設備完好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澀北氣田台南採氣作業區副經理程浩這樣評價袁瑛。

澀北氣田是全國第4大陸上氣田,上世紀90年代開發生產。青海油田公司在氣田開發生產之初,就提出了“人員少、素質高、技術精、效益好”的目標要求,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解決氣田生產工藝問題,提高自動化生產水平。

針對澀北氣田疏鬆、砂岩、易出水出砂等世界性開發生產難題,袁瑛毅然挑起了“氣田井口數據無線採集先導性試驗”技術攻關的擔子。那些日子裡,袁瑛總是比別人先到場站,完成站內設備維護任務后,就直接趕赴施工現場。施工忙的時候,每天晚上八九點才回宿舍,由於錯過晚飯,吃泡面、餅干是常事兒。

“三甘醇脫水裝置異常熄火,無法點火。”2005年隆冬,袁瑛接到了9#站值班人員的電話,他立即驅車20多公裡趕到站上,對供電系統、燃氣壓力及流程管路、點火裝置、電磁閥等一一進行了排查。

凌晨1時,室外溫度接近零下20攝氏度,袁瑛凍得腿腳發麻、雙手僵硬,終於,主要故障排查出來了,當藍色的火苗均勻跳動時,天邊已經吐露魚肚白。

“不及時把問題處理掉,我睡不好覺,老覺得心裡堵得慌。”袁瑛說,隻要接到場站、作業區、監控班的電話,不管多晚,他都會及時趕到,處理好問題,還會把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教授給大家。

袁瑛鍥而不舍地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攻關項目——《氣田井口數據無線採集先導性試驗》項目獲青海油田技術改造二等獎,為澀北氣田集氣站無人值守自動化運行、數字化管理清除了障礙﹔《場站自用氣燃氣流程改造項目》解決了加熱爐燃氣流量和壓力不穩定的難題﹔《三甘醇脫水裝置運行參數核定項目》規范了設備運行參數,降低了三甘醇脫水操作成本。

“我始終堅信個人的技術水平高,絕不算水平高,隻有全員整體的水平都提高,才能更好地維護好設備、保証安全生產。”作為青海油田採氣技能專家、澀北氣田“創新工作室”負責人,袁瑛把帶徒弟、授技藝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幾年來,袁瑛手把手帶徒11人,其中3人成為技師、5人成長為氣田技能骨干。

在一線崗位工作20年,袁瑛先后攻克了澀北疏鬆、砂岩、易出水出砂氣田等系列生產難題,解決了單井產能計量、採氣遠傳採集調試等難題,年節約採氣成本100多萬元……他帶領技術團隊完成重大攻關課題20多項,為實現澀北氣田集氣站無人值守的自動化運行、數字化管理目標打好了技術“戰役”,結束了氣田“倒班制”模式,減輕了崗位人員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保持了澀北氣田生產技術水平始終處於中國石油領先位置。(記者 邢生祥)

(責編:閆妍、秦華)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