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從一名技校生成長為江蘇油田首席技師、中石化技能大師,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田明的創新之路精彩而艱辛——

身邊的大國工匠:“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應該創新的地方”

2016年09月21日10:08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冀東油田柳1-30井,日前因注入大量二氧化碳造成作業工具腐蝕嚴重,給連續油管切割帶來難題。幾番作業不成功后,他們想到了一個人——遠在揚州的江蘇油田井下作業處高級技師田明,應邀前來的田明用自己研制的專用工具,很快破解了難題。

在大家眼中,51歲的田明“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手到病除、技術大拿成了他的代名詞。從一名技校生成長為江蘇油田首席技師、中石化技能大師,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田明的創新之路精彩而艱辛。

一條璀璨的成果“項鏈”

1985年,田明參加工作成為一名地層測試工。工作中的一件小事,開啟了他的創新之路:給測試器加油時,需要專用扳手拆裝接頭,非常不方便。田明就在接頭上焊了兩個小手柄,隻要輕輕一轉,就可以輕鬆安裝了。

小創意讓工友贊不絕口,也激發了田明的創新熱情:“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應該創新的地方”。

保養封隔器時,需要將裡面4組彈簧重新拆裝,每組彈簧的彈力高達上千牛頓每米,需要三四個人配合才能完成。田明利用杠杆原理研制封隔器保養推拉工具,一個人就可以輕鬆完成。

生產中一些看似正常的地方,也被田明盯上了。隨著油田勘探開發向“低、深、隱、難”類油藏進軍,常規測試工藝在射孔、測試和抽汲、取高壓物性樣品等諸多環節中存在瓶頸,他把創新目標對准每項工藝技術的應用提升。

在射孔工藝上,他利用單流閥原理設置“自動門”,可以瞬間屏蔽射孔沖擊波﹔在抽汲工藝上,他設計氣控密封防噴盒,能瞬間密封井口,讓抽汲作業更加綠色環保﹔在高壓物性取樣工藝上,他在國內首創新型摩擦式取樣器,讓油田高壓物性取樣成功率提高到92.2%,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做有知識的創新型石油工人”

剛工作不久,隊上安排田明和一位新來的技術員上井執行任務。由於操作不熟練,幾天過去了,沒有錄到任何地質資料。

“這件事讓我終身難忘,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提升技能,做有知識的創新型石油工人!”田明說。從那以后,工作以外的時間全被他用在了學習上。

在地層測試中,需要對油藏進行開關井測試。行業內的專業教材,對開關井的懸重——俗稱“自由點”的計算有一個理論公式。但田明覺得公式局限於某一特定的理想狀況,沒有考慮井筒與油藏等多種變化因素,於是跟這個權威理論較上勁。

為了摸清“自由點”的變化規律,隻要有測試任務,田明就跟著測試班上井,一跟就是3年。他記錄了近千組開關井操作時管柱懸重的變化數據,摸索出適用性更廣、更准確的“自由點”變化規律計算公式。這套計算方法后來在行業內得到廣泛應用,被稱為“田氏公式”。

2012年,江蘇油田引進美國的連續油管設備,田明也因此調入連續油管作業隊。連續油管設備配備了兩套進口刀具,下井后刀片容易損壞,無法切斷油管。田明從提升切刀的穩定性入手,給這套先進的進口設備配套“減震”系統,使連續油管割刀在復雜的井身構造中,真正成為一把“如意刀”。

“干了自己喜歡的事”

因為持續創新,田明漸漸出名了,找他幫忙的事也就多了起來。無論分內分外,田明都樂此不疲。

試油測試中心要完成高壓試井取樣工作,中心領導找到田明幫忙。田明毅然承擔下了這份兼職活兒,一干就是26年。

前年,一家全球知名的管具公司總代理登門拜訪,就田明牽頭完成的連續油管切割技術提出合作意向,“每年都會有可觀的分紅,年薪絕不低於50萬元。”

田明拒絕了:“油田為我搭建了平台,我的創新成果都屬於油田﹔若需要,請跟單位聯系。”僅這項成果,田明一年內就先后拒絕了國內外4家公司的“邀請”。

“我只是干了自己喜歡的事,看見大家用我的創新成果能省勁、省錢、還安全,這比給我多少錢都開心。”2010年7月6日,江蘇油田首個以操作層面勞模命名的工作室——“田明勞模工作室”挂牌成立后,田明將自己的一系列創新成果應用到對外服務。

幾年時間裡,田明的工作室完成創新成果80多項,申請專利20多項。工作室成員也由最初的4人發展到22人,其中1人成為中央企業技術能手,3人成為中石化技術能手,兩人在2011年中石化作業技能大賽中獲得金獎。(記者 王偉 通訊員 劉繼寶 王慶輝)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