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職業道德(停)

范明:像胡楊一樣扎根大漠

人物檢索:范明,中原油田油氣儲運管理中心駐新疆採油項目部職工。扎根大漠11年,3項成果獲國家“新型發明專利”,曾獲中原油田“中原工匠”“知識產權管理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2016年12月08日09:31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他能“武”,6年完成創新成果13項,3項獲國家專利,創效400多萬元。

他能“文”,一架相機捕捉大漠生活的精彩瞬間,一支筆撰寫石油工人的喜怒哀樂,在多家報刊發表作品300余篇,傳遞著石油工人的正能量。

他,就是像胡楊一樣扎根大漠11年的范明。

2005年冬天,范明響應中原油田號召,走出去闖市場。年近不惑毅然辭別父母妻兒,背起行囊,穿越戈壁大漠,來到西北油田採油一廠,一干就是11個年頭。

初到油田,人生地不熟,面對一望無際的沙漠,孤獨矗立的抽油機,他一度彷徨,甚至有放棄在這裡工作的念頭。當同事給他介紹沙漠英雄樹——胡楊的時候,他心裡猛然一動,當天晚上便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了這樣一句話:“我要像胡楊樹那樣執著、頑強,扎根油田,綻放屬於自己的精彩。”

上班第一天,范明乘車40多公裡來到沙72流程站,任務就是配合拉油人員將液量倒入罐車。這個站管理著15口油井,每天產液1000多立方米,罐車24小時不停運轉,工作量非常大。每次拉油前,他都要爬上高架罐認真核實液位,開關各種閥門。裝液時,還要監控罐位,防止溢罐。罐車走后,他又要爬上高架罐測量罐內剩余液量。

單調重復的工作,一天下來,腿重得像灌了鉛一樣邁不開,胳膊也抬不起來。但范明心裡憋著一股子勁兒,闖市場就要有闖市場的樣兒,環境再艱苦也不能當孬兵。

守單井的日子裡,忙碌完了,其余同事都在休息,范明卻圍繞在井口研究起井口盤根。西北油田油井因油稠,經常造成井口偏磨、盤根漏油。井口盤根幾天就得換一次,不僅增加工作量,而且浪費成本。

范明把目光聚焦於此,他兜裡經常揣著一個從多角度切開的盤根,一有空就拿出來琢磨。經過試驗,他發現盤根材料單一、耐磨性差是導致刺漏的主因。他利用車輛輪胎橡膠高耐磨的特點,將廢舊輪胎切割做成盤根,在TK476井等5口井應用,盤根更換時間延長了20多天。隨后,他又研制了“盤根沖壓工具”,兩者配套使用,讓使用周期又延長了10天。

“按100口油井的使用規模,每年可創效22萬元,並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位老站長高興地說道。

初嘗勝果,范明信心十足。范明主動拜西北油田“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全國勞模毛謙明為師,向更高目標邁進。他先后研制出玻璃管切割規、抽油機井更換盤根專用工具等。前不久,在西北油田第三季度“井控管理優勝單位”現場交流會上,他演示了自己發明的主要工具。圍繞生產經營難點重點,他還提出改善生產經營管理建議92條,創效近100萬元。

多年來,范明依靠心中那棵胡楊樹,把崗位工作做細、做實,從未出現過一起差錯。(通訊員 趙則陽 王峰)

(責編:閆妍、秦華)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