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廣西工匠 追求卓越

郭宏偉:專家型的“金牌工人

2016年12月28日11:07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人物檔案:郭宏偉,扎根於電解鋁生產一線15載,在基層當電解工,專心於崗位,潛心於技術。從最基層的操爐工人做起,帶領電解工們實施“三度尋優”試驗,成功啟動120台電解槽﹔開展“多參數平衡”控制技術實驗獲得成功,大幅度降低了電解槽能耗,鋁錠綜合電耗降至13400Kwh/t.AL,走到了國內前端。他成為公司電解鋁廠技術創新的主要骨干之一,為中國鋁工業的技術輸出和公司電解鋁節能降耗作出突出貢獻。

匠心感悟:天行健,君子當自強!既然做了選擇,就要好好干,而且要干出個樣來!

他,大學畢業后來到電解鋁生產一線,當起了電解工﹔他,應聘上了工程師崗位仍然進行“摸槽底”作業﹔他,帶著技術走出國門,為國家在世界鋁電解技術的強林中佔得一席之地作出貢獻﹔他,攻克技術難關,一年為電解鋁廠節約800萬元的投入……他就是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電解鋁廠主管工程師郭宏偉。

艱苦環境中磨礪 一線工作中成長

中等身材的郭宏偉在人群中著實突出,因為他太瘦了,消瘦的臉龐顴骨高高突起,雙目炯炯有神,絲絲白發經不起歲月蹉跎悄然爬上發尾。

“電解作業有多苦,一般人無法體會。”郭宏偉對筆者說,僅作業穿戴的勞保裝備,就非常沉,4斤重的加鋼板勞保鞋,接近2斤重的“豬鼻子”防護面罩,特制的工作服、安全頭盔和手套,加起來至少10斤重。“我剛參加工作時,穿戴著這些裝備看師傅操作,一個班下來,就累得夠嗆。”

1999年大學畢業后,郭宏偉懷著無限的憧憬到享譽國內外的平果鋁工作。報到之前,他曾無數次設想自己的工作場景:在計算機前設計方案,在主控室裡分析數據,或者是遙控調度生產……想象很美好,但現實的落差卻很大。到平果鋁后,郭宏偉每天穿著厚厚的工作服和重重的絕緣靴,與同事們一起,重復著摸槽底、撈碳碴、換陽極的鋁電解工繁重而枯燥的工作。

廣西夏季酷熱難耐,在屋裡待著都難受,而每天要在近千攝氏度高溫的電解槽邊上干活,再加上粉塵、磁場艱苦的工作環境,郭宏偉也曾迷茫。但這時,1999年平果鋁成功攻克了300千安級鋁電解技術,這個消息迅速傳遍國內外,前來學習的專家學者絡繹不絕。“300千安電解槽,代表了當時世界頂尖水平,對於學習冶煉專業、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來說,既驚奇又羨慕。”郭宏偉說道。

為了了解電解槽的構造和原理,郭宏偉常常一個人爬到又熱又臟的電解槽頂部研究設備結構和動作原理,盡管被煙氣嗆得差點喘不過氣來,但他從未放棄。為了更換陽極碳塊,他直面960攝氏度的電解質,在電解槽旁烤上半個小時,一個工作流程下來,已經大汗淋漓。

電解鋁廠電解工序主管阮興龍說:“郭宏偉是一名從大學生成長起來的管理人員,他能彎下腰來,完全融入鋁電解日常的生產操作中去,是難能可貴的。他擔任操作助理時,曾長期堅持每天全程參加4個電解槽的換極工作,長時間忍受近千攝氏度鋁水烈焰的烘烤,他的操作水平就是這樣‘烤’上來的。”

難題攻關本領硬 帶著技術出國門

經過多年的積累,2013年,郭宏偉和他的團隊對大鋼棒“雙平衡”節能型電解槽和高能耗槽技術成功攻關,這成為他一直都自豪的事情。

“電解鋁一直是一項高耗能產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我一直想攻克這個難題。”郭宏偉笑道,“這項技術的關鍵在使用新材料給電解槽保溫,讓熱量更多的保留在電解槽中,應用於生產。但又不能添加過多的保溫材料,保溫材料添加過多會致使電解槽泄漏,嚴重可導致整個生產線崩潰,造成極大經濟損失。如何達到保溫和安全雙平衡,成為這項技術的難點。”他給筆者介紹道。

“我和團隊成員24小時輪流守護在兩台試驗電解槽旁。”回想起試驗這項技術的半年裡,他操碎了心。值班時,他每隔一個小時都要到兩台試驗電解槽測量數據,即使下班之后,他還不時打電話給當班成員,了解情況。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測試,這一技術通過安全評估,為公司節能減排作出巨大貢獻,為電解鋁廠共節約800萬元。

由於郭宏偉技術過硬,生產技術上的“疑難雜症”都能解決,2006年到2012年,和平果鋁電解鋁專家先后5次到印度兩鋁企業開展技術援外工作,在性能考核中以94.18%的電流效率、13401Kwh/t.Al的直流電耗得到了印方的高度肯定,為中國鋁工業技術成功走出國門、在世界鋁電解技術的強林中佔得一席之地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2006年,印度Balco鋁業公司由於停電導致大面積停槽,印度工人在處理過程中發生了爆炸事故,郭宏偉也看到了爆炸現場。“從印度工友錄的手機視頻可以看到,鋁液飛濺出來的時候,像放鞭炮一樣,整個車間全是火花。”描述起當時的場面,讓他心有余悸,也刻骨銘心。這也讓他意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援外結束后,他回到公司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在印度Balco鋁業公司處理異常情況和緊急情況的經驗,和工友們一起制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並把經驗向其他工友傳授。

郭宏偉當年的老班長唐躍鬆回憶:“他有時間就看技術書,把一本藍皮的電解鋁技術書都翻爛了﹔他還愛做工作筆記,干到哪兒記到哪兒……郭宏偉把愛做工作筆記的習慣帶到了印度。”

傳承“工匠精神” 團隊“百花齊放”

挺起中國鋁業的脊梁,靠的就是工匠精神。“天行健,君子當自強!既然做了選擇,就要好好干,而且要干出個樣來!”如今的郭宏偉,已經是一名名副其實的“金牌工人”。

此時,他把目光又投向了比他更年輕的同事們。在他眼裡,自己一人好不算好,一個團隊好才是真的好。2013年,在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工會的支持下,以郭宏偉的名字命名的“宏偉勞模、金牌工人創新工作室”建立起來。創新工作室全體成員以“傳承技藝、科技創新、打造精英、提升管理”為指導思想,開展導師帶徒、技術攻關、技術創新活動。

從他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他作為一位長者的師德,更看到了他作為一名工程師的品德。3年來,工作室開展了36場電解鋁技術知識培訓,1000人次參加培訓,培養了10名金牌工人、技師以及12名年輕的鋁電解技術專家,這些技術專家走向全國電解鋁廠和國外電解公司進行技術輸出,他們用自己高超的技能和專業知識為公司增加收益,充分體現了人才精英隊伍創效的良好效應。郭宏偉先后主持和參與了10多項技術改造、科研項目,參加研究和應用了數十項新技術、新工藝,解決了大大小小50多項生產技術難題。郭宏偉所帶的徒弟黃為灼被公司評為2013年金牌工人,徒弟湯偉在各種技術比武中名列前茅,多次被指派到國內外的鋁廠進行技術交流和指導工作,得到各廠家的好評。

不斷的創新,忘我的進取,是郭宏偉成功的捷徑,如今的他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金牌工人,電解鋁也已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