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江蘇省工會:讓勞動者體面勞動有尊嚴地生活

2013年04月15日08:57  來源:中國江蘇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現在,由工會主導力推的工資協商,已成為全省實現居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助推器。2012年,全省工資協商制度覆蓋企業數再增4萬多家,總數達29萬家,近5年始終位居全國首位。

“工資水平差能接受,干得舒服不舒服很重要。”新生代農民工的這一心態,決定了職工“約談”老板的話題不能只是工資。現在,諸如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崗位培訓以及女職工特殊權益等,都納入勞資協商的范圍,雙方的共識最終化為一份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集體合同。

合作協商才能和諧共贏。去年,省總工會牽頭制定,江蘇在全國率先以地方標准形式制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評價規范》,對什麼是和諧企業,用科學合理的“量化標准”取代傳統的“印象評價”。目前,全省已有4萬多家建會企業進入和諧企業的行列。

為就業創業提供好環境

【新聞回訪】江蘇韓泰輪胎工會主席劉建忠,至今仍對2009年全國總工會、國家安監總局領導來企業調研“1+3”安全監控工作體系記憶猶新。發端於淮安、以職工人人查隱患排風險為特色的該體系,經中央領導批示肯定后向全國推廣。

劉建忠舉例說,輪胎生產所使用的硫化機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以前無序排放,后來韓方老板根據職工意見投資800萬為機器加裝了防護罩。“現在工會每月都會書面反映職工排查出的四五個安全隱患點,不解決的就反復提,直到解決為止。”

從勞動安全、職業安全到提升技能、生活穩定,工會發揮積極作用。目前,全省工會推動基層企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合同7萬多個,覆蓋職工人數556萬人﹔通過建設市縣兩級職工幫扶服務中心平台,工會為職工提供生活救助、就業幫助、金秋助學、醫療救助、法律援助等服務,全省工會五年籌集幫扶資金4.73億元。

去年7月17日,南京市總工會職工援助服務中心主任楊海涵代表市總工會赴京領獎──國務院授予的全國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而獲此殊榮的工會組織全國僅兩家。南京市總工會的創業小額貸款服務,被海內外媒體譽為中國版的“窮人銀行”。楊海涵說:“工會至今發放1億多元創業小額貸款,幫助3000多職工圓了創業夢,而且,每貸萬元安置5.2人就業,大大超過政府要求的每貸萬元安置1人的目標。”

順應經濟轉型升級,對職工的技能培訓同步得到加強。5年來,全省2500多萬職工參加職業技能練兵比武,70多萬職工晉升技術等級,9萬多職工成為技師和高級技師。

(責編:干詠昕、盛卉)
相關專題
· 地方工會報道
· 中國夢·勞動美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