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次性資助到全程幫扶,從“獨唱”到“合唱”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總“組合拳”助學農民工子女
2015年10月12日09:32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9月初,農民工子女蔣萬華帶著從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總工會領到的5000元助學金,高興地走入了大學校園。從2009年至今,已經有近400名像蔣萬華一樣的農民工子女,在牡丹江市各級工會金秋助學金的幫助下走入校園,而沒有因為家庭貧困失學。
2009年,牡丹江市總工會在一次調查摸底中了解到,農民工王洪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受傷,考上大學的兩個女兒為學費互相推讓。市總及時將兩份近萬元的助學金送到了孩子面前,確保了姐妹二人雙雙入學。此后,該市各級工會將農民工子女的金秋助學納入了每年的資助計劃。每年6月高考一結束,工會便在摸底中重點關注熱電廠、水泥廠等農民工用工大戶,確保“一個都不能少”。
記者了解到,在資格審核方面,牡丹江市總工會既有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也有靈活多變的應對措施。比如,在家庭經濟情況証明方面,企業工資收入証明或所在村屯的組織機構証明均可,從而避免了“一根筋”讓農民工“跑斷腿”的尷尬。
通過多年的摸索實踐,牡丹江市總在助學農民工子女方面不再是一次性資助,而是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幫助受助學子完成學業、就業工作並實現家庭脫貧。
市總在發放助學金的同時,發放了一張“金秋助學回訪卡”,卡上詳細記錄了受助學生的姓名、考入學校、聯系電話等信息,工會工作人員定期與受助學生聯系,了解他們的所難、所需。對於品學兼優的困難學子,每學期期末,通過所在學校出具的成績單以及校方的鑒定材料,還可以到牡丹江市總工會領取2000元跟蹤助學金。對於有見習需求、就業需求的受助學子,市總通過舉辦技能培訓、專場招聘會、優先推薦就業等方式,實現金秋助學的效果延伸。
同時,牡丹江工會的金秋助學逐漸從“獨唱”向“合唱”轉變。通過項目化運作的方式,聯手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等各界人士,使得資助學子人數、資助資金屢創歷史新高。
此外,每年寒暑假期間,牡丹江市總工會還組織受助農民工子女座談,並組織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讓受助大學生到車站、街頭用自己的“義工行動”回饋社會關愛。(記者張世光 特約通訊員苗雪梅)
短評
助“智”更助“職”
牡丹江市總工會通過搭建平台,讓社會愛心流入家庭困難的農民工子女心田。在金秋助學中,秉持著“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讓這些來自農村的貧困學子能夠享受到一樣的資助,在通往知識之路的同時,更是獲得了改變家庭命運的一柄利劍。
最讓人稱道的是,牡丹江市總對於農民工子女的助學,不是簡單的一次性資助,而是全程跟蹤資助。不僅助“智”,還實現了助“職”。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形成了幫助困難家庭脫貧的良性循環。此舉的效果,不在於一次感天動地,而是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激發受助學子內在潛力,讓他們在接受資助的同時,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圓夢之路。
(責編:閆妍、秦華) |
相關專題 |
· 地方工會報道 |
全總要聞
- 七部門發文要求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
- 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
- 全總啟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
- 【新聞特寫】療養院職工暈倒 眾勞模合力施救
- 全總啟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
- 全國工會用好用活紅色工運資源深化黨史學習教育
- 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
- 扎實推動學習貫徹重要論述工作 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奮…
- 推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廣大工會干…
- 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勞動競…
全總發布會
- “工會關愛戶外勞動者”新聞發布會
-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期工人黨員代表與中外記者見…
- 2021年“五一”新聞發布會
- “中國海員工會成立100周年”主題新聞發布會
- 國新辦就“崗位成才、奮斗圓夢”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 全總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