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精准服務
廣西河池市總推進非公企業高效建會
2015年10月27日08:24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西環社區的小微企業相對集中,連日來,社區工會工作者正逐家逐戶開展排查,將轄區小微企業及農民工分布情況繪制上牆,並建好轄區內農民工三本台賬,對企業的需求和農民工情況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數。
像這樣因地制宜,推行精准服務,已成為當前河池工會工作的一大亮點。據河池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吳勝梅介紹,該市是勞務輸出大市,全市在冊職工24.4萬人,農民工18.1萬人,而農民工會員僅有8萬人,“還有近60%的農民工仍在工會組織之外”。
為此,2014年,河池工會利用兩個月時間,組織各級工會干部深入鄉村、街道、企業,廣泛開展大調研、大走訪活動,為精准組建工會做摸底調查。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屯、屯不漏戶”,“知工作地址、知聯系方式、知就業狀況、知家庭情況”和“人立卡、村造冊、鄉建檔、縣入庫”的要求,建立好農民工動態檔案。截至2014年底,河池全市非公企業建會率達98%,職工入會率達94%。
9月底,《工人日報》記者走訪了金城江區西環社區、廣場社區、佳旺市場以及都安縣地蘇鎮丹陽村、八仙社區5個基層工會組織,真切體會到工會推行精准服務帶來的變化。都安縣是人口輸出大縣,該縣工會干部在服務農民工工作中,首先與其建立長期聯系,便於了解他們的去向。同時,在輸出地建立廣西工會聯絡站和聯絡點,把工會建到農民工身邊。對家裡的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進行照顧,保証孩子有學上、老人溫飽有人管,解決外出農民工的后顧之憂。
“工會組建最重要的是服務內容與質量。隻要內容夠豐富,符合當地實際,都值得推廣。”吳勝梅補充道。(記者龐慧敏 實習生顏樹花)
(責編:王婉瑩、秦華) |
相關專題 |
· 地方工會報道 |
全總要聞
- 七部門發文要求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
- 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
- 全總啟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
- 【新聞特寫】療養院職工暈倒 眾勞模合力施救
- 全總啟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
- 全國工會用好用活紅色工運資源深化黨史學習教育
- 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
- 扎實推動學習貫徹重要論述工作 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奮…
- 推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廣大工會干…
- 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勞動競…
全總發布會
- “工會關愛戶外勞動者”新聞發布會
-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期工人黨員代表與中外記者見…
- 2021年“五一”新聞發布會
- “中國海員工會成立100周年”主題新聞發布會
- 國新辦就“崗位成才、奮斗圓夢”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 全總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