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

上海市總工會召開動員大會

上海工會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

2015年11月25日09:32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11月24日,上海市總工會召開動員大會,就上海工會改革方案實施進行動員和部署。其中,第一階段的改革措施將在明年2月底前落實到位。

據介紹,這份上海工會改革的總體方案,立足破除群團組織目前出現的“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問題這一出發點,從改進工會的機構設置、干部制度、管理方式、運行機制等方面入手,力求實現工會組織“恢復活力,再筑影響力,提升服務職工能力”的改革總體目標。方案的出台和實行,將掀開上海工會嶄新的一頁。

據了解,歸並調整上海市總工會機關內設機構,將原有的13個機關內設機構整合為9個,機關部室服務職工的具體事務和日常活動轉由直屬事業單位承接,調整形成若干個服務中心和活動中心,更直接、便捷地服務職工群眾的需求﹔機關編制精簡40%,以“減上補下”辦法,下撥人員編制至街道鄉鎮總工會、各類園區工會﹔市、區縣總工會領導班子結構,按專職、挂職、兼職干部各佔一定比例配好班子成員,其中專職成員不超過50%,並建立起工會組織與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之間領導干部雙向交流制度,確保各方面優秀人才通過專挂兼的方式成為工會領導班子人選,把工會工作崗位作為增強干部群眾觀念、鍛煉群眾工作能力的重要基地﹔在基層,按2000至3000名會員,或30至50家企業配備1名工會工作者,進一步加強工會社工隊伍建設,並提高基層一線人員在地方工會代表大會及其委員會中的比例,讓更多基層一線的職工群眾參與議事決策。

建立實施以職工為主體開展工作的制度辦法是此次改革的核心內容。改革方案明確:健全有效覆蓋的基層工會組織體系,創新工會組織形式和職工入會方式,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組織到黨領導下的工會組織中來﹔建立健全聯系基層、服務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工作制度,定期安排機關干部到街道鄉鎮、園區、樓宇工會及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等蹲點,到窗口服務單位接待處理職工來信來訪,讓職工群眾隨時隨地“進得了門、找得到人、辦得好事”。把工作重心、工作資源更多放在最普通職工群眾身上,評先評優向基層一線傾斜。集中力量做強做精工會工作品牌,為不同職工群體提供各類普惠、特惠、商惠的服務項目,增進其對工會“職工之家”的切身體驗﹔建立以職工滿意度為導向的工作評價機制,改進工會工作績效考核方式,把考核評價權交到職工群眾手裡﹔建立基層工會和職工需求調查制度,面向基層工會和職工群眾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形成可行性工作報告,增強工作決策、項目實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上海市總還就開辟網上工作平台、培育發展工會社會組織、加強對職工服務類社會組織的聯系引領、探索建立職工服務站,以及加強和改進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等內容進行了規劃和部署。(記者錢培堅)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地方工會報道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