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

覆蓋到群 服務及人 溫暖在心

寧夏工會“雙提升” 贏得“雙品牌”

一批“量身訂做”的工會服務項目受到農民工青睞

2015年12月14日14:30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這麼多的體檢項目,我以前從沒做過,來自工會的貼心服務真是溫暖在心。”近日,農民工陳建齊拿著工會發放的體檢卡,走進寧夏康元澤潤醫院接受了一系列免費體檢。

這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會組織因地、因企精准實策,實現農民工入會數量和服務質量“雙提升”的一個場景。近日,寧夏工會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建會模式,使6萬多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同時,竭盡所能為農民工提供貼心服務,一批“量身訂做”的工會服務品牌受到熱捧。由此,當地工會組織也在建會、服務兩個領域誕生了多項工作品牌。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總工會主席左軍說:“建會入會和提供服務決不能搞成花架子,必須齊頭並進,通過建會、服務的一系列‘雙品牌’,實現對農民工覆蓋到群、服務及人、溫暖在心的目標。”

石嘴山市先后成立了建筑、餐飲、勞務產業、物流聯合會等形式的工會組織,吸納農民工會員6000余人﹔固原市總工會強化源頭入會,把目光聚焦在中部干旱帶移民工程上,先后成立多個“移民村工會”,發展會員4萬多人﹔寧夏郵政工會制定實施了一系列勞務工入會措施,勞務工入會率達100%。不拘一格的建會模式,催生出眾多建會“工作品牌”,銀川市金鳳區“一條街”工會、樓宇工會﹔吳忠市孫家灘的農業專業合作社工會和養殖種植業公司工會,都因切合了實際需要和高入會率等特點獲得多方好評。

在自治區總工會的倡議下,困難農民工幫扶工作納入自治區政府2015年度10項民生計劃和為民辦30件實事之一。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獲取信息的特點,寧夏各級工會建立微博、微信、QQ群等23個新媒體平台,“銀川市總工會”、“吳忠市總工會”等提供“實時在線”服務的微信公眾號,成為深受農民工歡迎的“工會名片”。

寧夏各級基層工會組織在暢通農民工維權渠道、強化維權服務措施、提升勞動技能等方面的一系列舉措,使農民工工作整體質量不斷取得突破,催生出一批“量身訂做”的特殊服務。石嘴山市總工會的46個“工會職工愛心驛站”成了環衛、快遞等行業近萬名戶外作業職工遮風避雨、工間休憩的好去處﹔銀川市興慶區將9個“工會工作站”建在了重點項目建設工地,為農民工免費提供理發、閱讀、自主技能培訓等貼心服務﹔海原縣實施的“一拖四”助學機制也惠及78名單親困難農民工子女﹔銀川市總的“點菜”式“送文化”活動和固原市總開展的農民工異地維權服務,都在農民工中贏得好口碑。(記者馬學禮 康勁 李元程)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地方工會報道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