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職工文化

上海奉賢工會聯手非公企業共綠“文化荒漠”

2015年12月18日13:39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一個旨在整合社會資源的“職工文化中心”,構建了以鎮職工學校,村、園區和百人以上骨干企業教學點為主的職工教育網絡,使昔日非公企業職工“文化荒漠”出現點點“綠洲”。日前,上海奉賢區總工會召開職工文化建設推進會,推廣“南橋經驗”,全區其余7個鎮的職工文化活動中心統一授牌並簽訂共建協議。同時由區總聘請的27名職工文化建設指導員同步到位。

“近年來,奉賢非公企業數佔比已達95%以上,且大多規模小、實力不強,農民工、勞務工等群體的出現,使得傳統的職工文化建設方式方法遭遇瓶頸,出現不適。”區總工會主席陸建國告訴記者。

針對非公企業工會資金、人力、物力不足,活動場所、條件、輻射范圍受限,經營者擔心組織職工文體活動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參與對象多集中於文體積極分子、難以滿足職工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等諸多問題,奉賢區總整體協調、規劃職工文化建設的思路,積極融合成人教育學校、區圖書館、社區文化中心等社會資源,加大職工文化的投入力度,確保較充足的職工文化陣地、文化活動經費。同時,奉賢區總著力加強職工文化隊伍建設,尤其是職工文化專業人才、職工文化活動陣地管理人才的儲備,形成自上而下的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運作、各方配合的職工教育工作格局。

南橋鎮總工會2010年成立南橋鎮職工文化活動中心,運行6年來,該中心依托職工教育網絡,每年開展“職工教育主題月”活動,每年舉辦職工教育講座80余次、職工教育下基層課程150多場次,各類文化活動不勝枚舉。通過文化陣地共享、文體活動聯辦、文化人才共育等方式,使非公企業“文化荒漠”變“綠洲”,在非公企業裡培育出一批先進典型。

奉賢區總及時總結、推廣“南橋經驗”,輻射全區非公企業職工文化建設工作。據統計,全區共有職工學校47所,企業職工教學點1114個,全年共培訓職工20萬人次。2015年共使用地方教育附加費5000多萬元,覆蓋企業800多個﹔全區還有各類企業文體團隊226個,有些企業工會還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動設計團隊,企業文化氛圍濃厚。

據了解,奉賢區總還與區圖書館簽訂了“流動書箱進企業”協議。每年初,區總工會與區圖書館聯手制定全年的職工讀書活動計劃,如讀一本好書、經典誦讀比賽、與電視台聯手舉辦的漢字聽讀競賽等。目前,流動書箱已深入到170多個企業,職工書屋的創建更加常態化、便利化、惠民化。(記者 錢培堅 通訊員 錢潔)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地方工會報道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