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胡雙錢:大飛機舞台上的“大國工匠”

人民網記者 閆妍

2016年07月21日21: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工會新聞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胡雙錢在車間工作(人民網記者閆妍 攝)
胡雙錢在車間工作(人民網記者閆妍 攝)

“胡師傅太了不起了,我們都佩服他!”得到工友稱贊的是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數控機加車間鉗工組組長胡雙錢。他在鉗工崗位工作了30多年,把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全部奉獻給了各式各樣的飛機零部件。

胡雙錢以他“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打造極致”的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36年無差錯的“手藝人”

胡雙錢出生在上海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就喜歡飛機。制造飛機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聖的事,也是他從小藏在心底的夢想。

1980年,技校畢業的他成為上海飛機制造廠(現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鉗工。從此,伴隨著中國飛機制造業發展的坎坎坷坷,他始終堅守在這個崗位上,發揮著一個“手藝人”的價值。

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了不耽誤工期,隻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0.024毫米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直徑的一半,這個本來要靠細致編程的數控銑床來完成的零部件,在當時卻隻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台傳統的銑鑽床。打完這36個孔,胡雙錢用了一個多小時。當這場“金屬雕花”結束之后,零件一次性通過檢驗,送去安裝。

航空工業要的就是精細活,大飛機的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達到十分之一毫米級,胡雙錢說:“有的孔徑公差,相當於人的頭發絲的三分之一。”

工作中,無論零件是簡單還是復雜,胡雙錢都一視同仁,核對圖紙、劃線打磨、完成加工、交付產品,每個步驟他都反復檢查數遍,直到“零瑕疵”。

正是因為這種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胡雙錢曾連續12年被公司評為“質量信得過崗位”,36年裡產品100%合格,無一例返工單,曾獲2002年的“上海質量金獎”。

飛機關乎生命,干活要憑良心

在一個3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裡,胡雙錢和他的鉗工班組所在的角落並不起眼,而打磨、鑽孔、拋光,對重要零件細微調整,這些大飛機需要的精細活都需要他們手工完成。

劃線是鉗工作業最基礎的步驟,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結果。為此,胡雙錢發明了 “對比復查法”:他從最簡單的涂淡金水開始,把它當成是零件的初次劃線,根據圖紙零件形狀涂在零件上,“好比在一張紙上先用毛筆寫一個字,然后用鋼筆再在這張紙上同一個地方寫同樣一個字,這樣就可以增加一次復查的機會,減少事故的發生。”胡雙錢說。

“反向驗証法”則是令胡雙錢最為珍視的“秘訣”。這也與最基礎的劃線有關:鉗工在劃線零件角度時,通常採用萬能角度尺劃線,那麼如何驗証劃線是否正確?如果採用同樣方法復查,很難找出差錯。這時,胡雙錢就會再用三角函數算出劃線長度進行驗証。結果一致,繼續進行下面的操作﹔結果不相符,就說明有問題了。這樣做,無異於在這一基礎環節上做了雙倍的工作量,但卻為保証加工的准確和質量,減少報廢等打下基礎。胡雙錢常說,“飛機零件關乎生命,干活要憑良心。”

匠人之所以稱之為“匠”,是因為他們擁有了某種嫻熟的技能,但這個技能可以通過實踐的積累“熟能生巧”,蘊藏在技能背后的,還有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對於胡雙錢來說,在這些技術層面的“手藝”之上的,實際上是對生命的“尊重”。

竭力打造一支精品團隊

胡雙錢的手藝和職業道德,不僅在工作中得到了工友們的欽佩,同時也獲得了各級政府部門的認可。工作36年來,胡雙錢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質量金獎等,更在2015年,被授予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稱號。

現在,胡雙錢主要負責ARJ21-700飛機項目的零件生產、C919大型客機項目技術攻關,並承擔青年員工的培養工作。 “我常常鼓勵青年安心型號研制,工作中做到嚴格按照零件‘標准加工方法’加工零件,不多步驟、不漏程序,始終帶著感恩、責任和思考做工作。”

在培養青年人的方式上,胡雙錢有自己的思路,“積極發揮技術技能‘雙通道’的培養優勢,培養青年‘一崗多能’、‘一崗多專’。”

在胡雙錢眼裡,個人的榮譽並不重要,自己的活兒少了,說明集體的力量壯大了。他說,“作為‘大國工匠’勞模創新工作室的領軍人物,我將竭力為中國大飛機事業打造出一支技術創新、攻堅克難、吃苦耐勞、勇於追夢的精品團隊。” 

(責編:崔東、秦華)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