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擇一事終一生 40載磨一劍

——記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吳國林

2017年04月26日13:5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他被稱作“神醫”,能診治汽輪機各種“疑難雜症”﹔他創造了“快裝台位法”,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國家級大師工作室……

全國勞動模范、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吳國林,40余年與機器相守,與寂寞共度,從“小師傅”成長為“大師”。

專治各種“不服”:“寂寞”煉就“神醫”

近日,在杭汽輪生產基地總裝車間,記者見到了吳國林。“這邊還得再轉緊一些。”他正手把手地教工人。

被裝備制造業譽為“皇冠”的工業汽輪機,最后都從總裝車間出貨。“工業汽輪機的精度要求比頭發絲還高。”吳國林介紹,當汽輪機在高溫高壓高轉速的環境中連續運轉時,即便進去一個小鐵絲,都可能造成機械的故障或者更嚴重的問題,可謂“一發動全身”。

一套工業汽輪機有上萬個零件,出現問題很難發現。“有難題找老吳”——大家眼中,吳國林就是“神醫”,對任何疑難問題都能“手到病除”。

1981年,22歲的吳國林被派到黑龍江某糖廠修理機組,這是因運輸和氣候等造成的機器故障。吳國林僅用鏟刀、砂皮就將一台汽輪機的推力面修到隻有頭發絲的1/4,讓機器正常運轉。

如今,他每年都為公司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汽輪機危急遮斷器跳閘、汽輪機試車二油葉軸承半倍頻振動、特大型機組空負荷試車等。過人技術的背后是日日夜夜的攻關、堅守,有時候遇到試車問題,他盯著機器,一盯就是一下午。

“每個行業都不容易,要想做好就要學會吃苦,耐得住寂寞。”吳國林說。

“活到老學到老”:40載磨一劍

吳國林從事汽輪機裝配工作,一干超過40年。剛進廠時,他常常深夜還呆在空蕩蕩的車間裡,練習組裝,熟悉工具。回家了,還帶著圖紙繼續鑽研。

如今,他已是掌握我國高端工業驅動汽輪機組裝配及調試、試車核心技術的領軍人才,憑借過硬的技術,出色完成了我國首次出口美國的工業汽輪機、首台套一百萬千瓦電站鍋爐給水泵汽輪機,及C字頭產品、大型工業汽輪機、燃氣輪機、壓縮機、國家重點項目10萬空分汽輪機組等重點機組裝配試車任務。

在吳國林的職業生涯中,有許多技術和管理的創舉,最著名的是他獨創的“快裝台位法”。過去試車時,每台機器要在生產線上佔據一個多月,試測效率低,影響批量生產。吳國林把原先的整體流程拆分成流水線,裝配、試測在不同流水線上同步進行,試車效率提高了3、4倍。

汽輪機“量身定制”的特性,使之無裝配規律可循,裝配人員須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已有40多年裝配經驗、組裝過上百台機組的吳國林,仍不斷地在攻克難題中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吳國林對記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把技藝傳下去

“一個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吳國林這樣說。

他認為,隻有讓每一個技工都掌握精湛技藝,才能讓企業良性發展。他意識到技藝傳承的重要性,逐漸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大師工作室”,致力於“傳幫帶”。

每年,吳國林都要花大量時間培養后續人才。很多時候他都是親身上陣,對重點機組進行實際操作和現場講解,讓徒弟們掌握每一步裝配要領。隻要工人肯學,他絕對傾囊相授。他還制作了近100頁的宣傳資料,羅列了近60條考核要點,以作業指導書的方式進行固化。就這樣,50多名具有高級技師、技師職稱的優秀裝配人才在公司脫穎而出。(記者張璇)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