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桃精神代代相傳——記趙夢桃小組現任組長王曉榮
2017年04月30日11:43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要當一個趙夢桃式的紡織工,干出個名堂、干出個狀元。”這是26年前,王曉榮成為原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的一名值車工時,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如今,王曉榮是趙夢桃小組第12任組長,也是“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范稱號”獲得者。
1991年,17歲的王曉榮帶著憧憬和欣喜考入原西北國棉一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進到一廠細紗車間就要向趙夢桃學習,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工作第一天,父親便叮囑她。出生於紡織工人家庭的王曉榮,對於趙夢桃的事跡早已耳熟能詳,而“夢桃精神”也猶如燈塔一般指引著她。
趙夢桃是原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的一名工人。1951年,16歲的趙夢桃進廠工作,很快便憑著“高標准、嚴要求、行動快、工作實”成為廠裡的業務骨干。1953年,趙夢桃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在她的影響下,廠裡“人人當先進,個個爭勞模”蔚然成風。1963年趙夢桃所在的班組,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命名為“趙夢桃小組”。時光飛逝,趙夢桃小組的組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原西北國棉一廠經歷改制、重組、搬遷成為咸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一分廠。
一手將線穿過氣圈環,一手將紗管插在錠子上,再飛快地把線繞過導紗鉤,掐頭、挂鉤……王曉榮手指飛舞、紗線不離手,嫻熟地進行細紗“接頭”。這是值車工最基本、最常用的技術動作,她每完成10個隻需28秒,比企業規定的標准時間足足快了14秒。“同等條件下,做到最好”是王曉榮對自己的高標准、嚴要求。
為了苦練技術,王曉榮第一個開工最后一個下班,無論是接頭、換粗紗還是在車床間巡回,她都反復練習、仔細琢磨。練接頭,她的手指不知被紗線割破了多少次﹔拔紗管,手掌不知被蹭破幾層皮。王曉榮攤開雙手,手掌和指肚上布滿老繭,“絲織品都不敢碰,一摸就把絲挂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工作不到兩年,王曉榮就在“夢桃杯”技術比武中被評為操作技術新秀。隨后,陝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范等榮譽肯定了她辛勤與汗水的付出。她改良創新的單手分絲包卷粗紗法,操作簡單且保質高效,包卷一個粗紗可以節約一秒左右,並在車間推廣。
從值車工到細紗車間乙班教練員,再到趙夢桃小組組長,每當班組有新工人加入,王曉榮手把手指導技術,在嘈雜的車間裡反復講解動作要領,嗓子常啞到說不出話。“隻有全組職工的技術提高了,生產力才能提高”她說,“不讓一個姐妹掉隊”是老組長趙夢桃的承諾。在擔任教練員的幾年中,她帶領的班組在技術評比中始終名列首位。趙夢桃小組成員在認真工作,比學趕超的同時,也不忘幫助其他同志提高技術、完成任務。交接班時,幫助解決上一班留下的困難,不給下一班留問題。
在生活中,她和工友親似家人。女工陳金娟剛入廠不久時,曾因思念家人又沒有路費回家急得偷偷掉眼淚,王曉榮知道后自掏腰包幫她買了車票。其他工友半開玩笑地講:“現在新工說不來就不來了,小心錢打了水漂。”王曉榮笑說:“新工是不好留,但將心比心,困難時候幫一把可能就真把人留下來了。”現在陳金娟已經成為車間的技術骨干。
把“夢桃精神”發揚到社會中,一直是王曉榮的心願。2012年她當上趙夢桃小組組長,一年后便帶領組員成立趙夢桃小組志願服務隊,加入陝西省慈善協會和咸陽市職工志願者服務隊。他們經常利用業余時間義務植樹、看望孤寡老人、擔當交通協管員等,活動開展到哪兒,小組的旗幟就飄揚在哪兒。“‘夢桃精神’激勵著我們在平凡崗位上踏踏實實工作,也應該成為更多勞動者的精神動力。”王曉榮說。(記者 蔡馨逸)
(責編:趙晶、謝磊) |
相關專題 |
· 熱點專題 |
全總要聞
- 關於新發展階段工會工作的形勢與任務
- 從黨領導百年工人運動史中汲取奮進力量 推動新時代…
- 全國工會經審干部培訓班在昆明舉辦
-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 持續推進工會黨史學習…
- 全國總工會對職工防暑降溫工作進行部署
- 全總機關舉辦主題閱讀活動讀書心得分享會
- 2021年全國工會研究室主任會議在京召開
- 全總十七屆十次主席會議在京召開
- 全國工會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如期完成
- 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總結表彰會在京召開
全總發布會
-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期工人黨員代表與中外記者見…
- 2021年“五一”新聞發布會
- “中國海員工會成立100周年”主題新聞發布會
- 國新辦就“崗位成才、奮斗圓夢”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 全總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