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生命科學家陳玲玲:傾力探索未知、揭示謎底

2017年05月01日16:08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在生命科學奇妙世界裡,存在許多鮮為人知的神秘“暗物質”,非編碼RNA(核糖核酸)就是其中之一。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陳玲玲長期從事長非編碼RNA領域的前沿研究,致力於發現分子家族,破解基因密碼,揭開生命神秘面紗。

這位40歲的年輕女科學家認為,探索是極有意義的挑戰,“如果人們不再傾盡全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這將是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為“小胖”解密基因密碼

“小胖威利綜合征”是高發遺傳缺陷基因疾病,每一到兩萬個新生兒中,就可能存在一個“永遠吃不飽”的小胖娃娃。他們體內的飢餓蛋白較常人高出數倍,時常處於飢餓狀態。由於病理機制至今不詳,且臨床症狀復雜,這類患者很容易被疏忽,從而錯失治療時機。

“小胖威利綜合征是一種出生缺陷,如果能提早發現,可以提前進行干預治療。”陳玲玲說。

她的研究組發現兩類新型長非編碼RNA,功能研究提示或與“小胖威利綜合征”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其研究為及時干預疾病的發生提供了可能。

陳玲玲團隊目前正在精細分子調控機制方面進行努力,冀望新成果能對“小胖”患者的干預治療提供進一步的幫助。

長非編碼RNA分子是近年來新崛起的“分子家族”。自2011年回國建獨立實驗室以來,陳玲玲在長非編碼RNA研究的前沿技術、新型長非編碼RNA家族、特異長非編碼RNA的功能機制等領域開展前沿性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新發現了四類分子家族。

“當我們更接近真相、看到謎底的時候,內心總是無比興奮。”陳玲玲說。

屬意科學:做自有知識產權的科研發現

問及為何選擇從事生命科學研究,陳玲玲笑著說,小時候就對生命現象很感興趣,上大學時陰差陽錯地選擇了生物學專業,在學習過程中迷上了生命科學。

陳玲玲擁有美國知名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和生物醫學博士雙學位,本可以進入企業工作。但最終,她選擇了科研。

“讀完商科之后,發現自己還是屬意科學。”陳玲玲說,生物是多變的,是基於想象力和研究對未知世界進行發掘,商科大多集中於對已有知識的轉化﹔相比而言,發現未知世界更有吸引力。

但是,那段跨學科的學習讓陳玲玲受益匪淺。作為一名研究組長,她將以前MBA課程中的知識和理念用來更科學、高效地管理團隊和運營實驗室。

2011年1月,陳玲玲和同樣從事科研工作的先生一起回國。不少人問她為什麼回來,她回答:想做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科研發現。

“科學創新無國界之別,無性別之分”

穿過器皿林立的實驗室,走進陳玲玲的辦公室,但見各種綠植遍布,其間放著女兒照片,滿滿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初為人母的喜悅。

今年2月,陳玲玲等10位女性科學工作者獲得了全國婦聯和中國科協等聯合頒發的“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科學創新無國界之別,無性別之分。”陳玲玲表示。但她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女科學工作者往往要付出更多代價和努力,需要家庭和社會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團隊的協同努力、研究所的支持、家人的理解帶給陳玲玲莫大的安慰。

陳玲玲感到,新的歷史條件下,很多科研涉及交叉學科,科研工作者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談及未來,陳玲玲表示,要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研究,珍視每一分鐘,享受每一點滴的進步。“也許這在別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但對自己來說可能是人生中的一大進步。”

作為兩歲孩子的母親,陪伴女兒是陳玲玲最享受的休閑娛樂。“希望能和她共同成長,用她的視角去感知新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新華社上海5月1日電 記者 劉雪)

(責編:黃瑾、楊麗娜)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