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時代先鋒:逐夢太空的航天先鋒

——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通信衛星創新團隊”

2017年05月02日14:07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北京航天城 實踐十八號衛星現場。

4月12日19時04分,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衛星成功發射。它的通信總容量達20Gbps,開啟了我國衛星高通量通信時代的元年。

對負責實踐十三號衛星研制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通信衛星創新團隊”(以下簡稱五院創新團隊)來說,這是送給“中國航天日”的最好禮物。

五院創新團隊2000年成立,是一支以東方紅四號和東方紅五號大型衛星公用平台研制團隊為核心的創新集體。截至目前,已創下連續22顆通信衛星發射任務零失誤的記錄,在軌衛星達到25顆,是我國通信衛星設計、研制及應用領域的排頭兵。

這支平均年齡隻有33歲的團隊,先后獲得首屆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獎項﹔骨干成員先后榮獲全國杰出工程師、中國青年科技獎、何梁何利獎、航天功勛獎等榮譽,成為逐夢太空的航天先鋒。

讓“東方紅”品牌享譽世界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陷入通信衛星平台能力相對不足,民用、商用市場長期依賴進口、應用受制於人的困境。向國外購買一顆衛星,就要花費幾億美元。

“對於延續了東方紅一號血脈、傳承了‘兩彈一星’精神的五院創新團隊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五院通信事業部副部長、團隊骨干王敏回憶。

要為民族工業生存而奮斗,讓“東方紅”品牌高聳在世界航天之林! 懷著這樣的使命,2000年以來,以周志成研究員為領軍人物的五院創新團隊,勇敢擔負起新一代大型通信衛星公用平台——東方紅四號的攻關重任。

歷經6年艱苦攻關,他們最終研制成功東方紅四號衛星平台。該平台實現了整星功率達到萬瓦、壽命突破15年、整星質量超過5噸等裡程碑指標,核心能力相比東方紅三號提升近20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19顆基於該平台的通信衛星成功發射,更徹底扭轉了我國廣播電視領域長期依賴進口衛星、使用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為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實現我國通信衛星技術從“跟跑”到“並跑”,他們持續發力:從東方紅三號B衛星平台、東方紅四號增強型平台到全電推進衛星平台,再到東方紅五號衛星平台……

創新制勝,敢為人先

“創新制勝、敢為人先”。多年來,五院創新團隊堅持這一理念,全力推動通信衛星核心關鍵技術的攻關與應用。

2016年8月,我國首顆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成功發射。該星被譽為“中國版的海事衛星”,可在野外勘探、邊境巡邏、地震搶險、南極科考、南海維權等活動中發揮巨大作用。

青年骨干陳東至今記得:當時,為了攻克低PIM控制技術這一世界性難題,團隊反復進行測試驗証,對某個零部件的表面清潔,甚至精確到“用某個材質的東西蘸上某種液體由某個人按照經過反復練習的流程怎麼擦”。最終,團隊成功解決這一問題,也打破美國對我國長達20年的技術封鎖。

同樣,空間電推進技術在通信衛星領域也是世界性難題,美國曾付出4顆衛星在軌失效的慘痛代價。面對研制中是否要上電推進技術的爭議,周志成堅定地表示,“要打造先進的通信衛星,就必須上電推進系統!”

最終,團隊先后攻克多項難關,空間電推進技術已經在實踐十三號衛星上實現了工程應用。

“要瞄准國際前沿,搶佔通信衛星領域制高點。”五院創新團隊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的創新成果:建立的“天鏈”中繼衛星系統,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全球覆蓋能力中繼衛星系統的國家﹔開拓國際市場,以東方紅四號平台為基礎實現了中國整星出口零的突破,先后為尼日利亞、委內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維亞、老撾、白俄羅斯等國家研制發射了8顆國際商業通信衛星,打破歐美對該領域的壟斷。

太空無止境,創新不停歇

對這樣一支平均年齡隻有33歲的年輕團隊來說,創新的動力來源於哪?

“來自於代代相傳的航天精神、也來自一名航天人的責任。”這是五院創新團隊成員的共同心聲。

在陳東看來,如果按照一個新型號衛星從立項到最終研制成功平均需要10年的時間計算,一個人工作30年也隻能完整地參與3個新型號的研制。“所以,對待衛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他說。

懷著這種精神、這份責任,團隊中一大批青年人才勇挑重擔,走上產品開發和型號研制的最前沿。今年44歲的李峰,已主持研制5顆通信衛星研制發射任務。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王敏,27歲就被任命為衛星總體主任設計師,31歲就走上型號副總設計師的關鍵崗位。青年骨干陳粵則向無工質電磁推進技術發起挑戰,與美國NASA、德國德累斯頓大學等國際頂尖科研團隊同台競爭。

無數次攻堅克難、突破創新的背后,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悄然發生:發射任務緊張時,曾有人在100天裡見到孩子的時間加起來隻有4小時﹔有的妻子生孩子,自己身為丈夫卻不能陪在身邊﹔他們也愛寫詩、攝影、彈吉他,可這樣的時間少之又少……

“十三五”期間,五院創新團隊承擔著以“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和“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等國家重大專項為代表的25星發射、50星在研任務。這些通信衛星的發射成功,將服務“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太空無止境,創新不停歇。我們將繼續拼搏,爭做‘引領通信衛星領域發展、勇擔太空經濟時代先鋒’的踐行者。” 五院創新團隊的成員們說。 (記者 張銳)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