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身邊的大國工匠·最美職工:給鋼軌做“B超”

——記中鐵十七局鋪架分公司探傷工關改玉

2017年05月11日10:09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中鐵十七局鋪架分公司女職工關改玉長期從事探傷工作,需要背著十幾斤重的精密儀器,逐一對鋼軌焊接接頭處進行質量檢測,“揪”出病害。

這種給鋼軌做“B超”的工作,連男職工都會覺得辛苦,但關改玉一干就是近8年。

“我不願意坐辦公室。年輕人一定要有拼搏奮斗精神,突破自我。”斯文秀氣的關改玉向《工人日報》記者如此解釋自己當初的職業選擇。2009年從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她,原本進入公司項目部辦公室工作,了解到公司急需探傷工后,她主動考取了探傷資格証書,成為中鐵十七局首批獲得國家資格認証的探傷工之一,打破了該行業多由男性職工壟斷的慣例。

平均每個工作日步行16公裡

近8年來,關改玉先后參與了海南東環、京滬高鐵、漢宜鐵路等多項國家、省重點鐵路工程探傷作業,累計步行1700余公裡,平均每個工作日步行16公裡。

作為工地裡唯一的女同志,野外工作如廁很不方便。為此關改玉隻能少喝水,實在渴得難耐就含上一口水潤潤嗓子,過后再吐掉。正如她自編的順口溜說的那樣:“守住兩根軌,邁開一雙腿,不敢多喝水,基本不張嘴。”

關改玉在海南東環鐵路進行探傷作業時,正處於夏季,被太陽暴晒的鋼軌溫度超過60攝氏度,一旦不小心碰到身體裸露處,就仿佛能聽到皮膚被炙烤的聲音。

她作業時每天得背著十多斤重的儀器,長時間行走在鋼軌間,眼睛被汗水蜇得火辣辣地疼。

探傷時,為求准確,她經常需要跪在道砟、枕木上核對兩到三遍,一跪就是20多分鐘。一天下來,雙腿酸軟無力,膝蓋常被磨破,肩膀也常被磨腫。

京滬高鐵施工時,關改玉要在高架線路上探傷作業,每天需要攀爬20多米的高架梯至少3趟。為了工作,她克服恐高症障礙,硬著頭皮,一步一步往上挪。

多年來,關改玉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困難,一直堅守在施工一線。

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鋼軌接頭焊接質量直接關系列車行車安全,每一次檢測,每一個數據,都關系無數乘客的生命安全。

“探傷是個精細活兒。”關改玉說,在探傷工作中,容不得一絲馬虎。

北方的冬季,寒風凜冽,由於擔心戴手套作業會影響對探頭感知的靈敏度,她索性摘掉手套,用大拇指和食指拿著探頭,一遍遍地檢測鋼軌焊接處,結果雙手被刮割出一道道血口子。

在不斷刻苦鑽研探傷技術,改進工作方法的過程中,關改玉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經她檢測的8000多個焊頭,准確率都在95%以上。她先后總結出“心裡穩、移動慢、堅持看”工作法,“看關鍵、看重點、看本質”工作要領和“一看波形顯示、二看探頭位置、三看軌道狀態”等工作技巧,有效避免了誤判漏檢的發生。

關改玉身上有一股倔勁兒,認准的事就干到底。特殊職業也讓關改玉養成愛“較真”的脾氣,而正是一次次“較真”,保証了鋼軌接頭焊接質量。

一次夜間工作中,一個焊頭被檢測出傷損,她立即找到工班長要求重新焊接。雖然工班長對此顯得很不耐煩,但她堅決要求整改,並耐心做好解釋工作,最終完成了對焊縫的重新焊接。

職責與使命

關改玉獲得了中鐵十七局授予的“十七局工匠”榮譽稱號。中鐵十七局鋪架分公司還成立了以關改玉為帶頭人的“鋪架工匠孵化室”,該孵化室已申報國家專利6項,形成5項合理化建議,創造經濟價值420余萬元。

關改玉還牽頭成立了國內高鐵建設中首個由焊接、打磨、正火3個不同焊軌工序組成的課題組。由她主筆的《探傷傷損形成機理及控制方法》經中鐵十七局鑒定,已經在該集團得到廣泛應用推廣。

2016年下半年,關改玉當選中鐵十七局鋪架分公司工會副主席。她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長期生活、工作在基層,一定要竭盡全力履行職責,關注一線職工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

她不僅積極參與工會“知心大姐”服務站組建活動,還深入職工中間,了解職工所思所想,將職工關心的大事小情記了厚厚一本。她積極征集職工提案,利用參加集團公司、中國鐵建職代會的機會,傳遞來自基層職工的聲音。(記者 劉建林)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