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红 :“大运”之父(图)
毛浓曦
2014年03月18日09:16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作为总设计师,我最大的压力是能不能凝聚大家的智慧,使这个团队具有为国家创造未来的能力……”
——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运飞机总设计师唐长红
至今,“大运”总设计师唐长红十分清楚地记得首飞的一幕:“50米宽、100多吨的庞然大物,飘然而起,声不大,很轻盈。”一小时后,飞机落下,万人欢呼流泪。唐长红抓过纸笔疾书:背负青天,振双翼,飘然腾飞。看大地,一片欢腾,万人落泪。承载中华崛起梦,凝聚志士壮国心。两千日,瘦了多少身?情无尽……
后来,百度就有了这样的文字:2013年1月26日“大运”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中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型运输机,是中国战略空军建设的一座里程碑。
凝聚志士壮国心
如果人生是一次战机的远征,那么1959年出生的唐长红真正起飞是在40岁出头担当“新飞豹”型号总设计师并上任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当时,老领导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干的都是关乎国家利益的大事,关键是带好一个团队,体现大家能力,这是最重要的。”
基于在“新飞豹”等多项重点型号飞机研制中的出色表现,国家确定由唐长红带领团队研制“大运”。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欧盟具有研制大飞机的能力,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则相当薄弱。国家的需求就是战斗的冲锋号!这种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从此,唐长红心中有了一个浓厚的情结:做不好就是千古罪人。
他非常清醒,飞机研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成千上万人的心血,加之周期紧、任务重等特点,尤其考验团队的耐心、韧性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能不能把这个团队有效凝聚起来,首先取决于自己能否熬更多的夜、付出更多的精力、牺牲更多的东西。
有天夜里,唐长红走出办公室透气,正好遇到院宣传部的干事。“唐总,照张相吧,就取昼夜奋战的大楼作背景。”他回头一望,整栋大楼没有一个窗户黑着,辉煌灯火在夜空中格外璀璨。他忽然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每个窗户、每盏灯下,多少男女老少在“为伊消得人憔悴”。此时,他想起一位副总说过:“你的灯光是全院的信号,再累也不能灭,如果大家知道你生病或者大家在忙而你不在,都会影响士气,所以,你得为飞机撑着。”后来,这张照片一直被他反扣在办公桌抽屉里,珍藏,但不忍看。
王清平,一位前辈总设计师。“大运”项目确立后,已退休的他被请了回来。2012年9月,年届70岁的老专家多病身体不支,唐长红催他住院,他说他只想看“大运”飞上蓝天,怕一住进去就出不来了。临去世前3天,他躺在病床上给唐长红打电话,一个多小时,没有个人,全是工作。
高亚奎,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数年来在重大难题之一的电传飞控技术领域不懈努力、取得重大突破。面对期间层出不穷的挫折,这位鬓角斑白的副总师始终坚定地表示:“您放心,这些沟沟坎坎,我们都会迈过去。”这份乐观令唐长红颇为动容。
陈骊醒,副院长,曾负责综合航电和火控系统设计。一次,他为了一个难题通宵未眠。早上,他用轻松的语气报告唐总:“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唐长红一看,他满眼血丝,憔悴疲惫,就明白他不知为此熬了多少个日夜。
一位女设计员,临产前几个小时还坐在计算机前工作……
“作为总设计师,我最大的压力是能不能凝聚大家的智慧,使这个团队具有为国家创造未来的能力——不但完成国家今天交给的任务,而且为10年、20年后的需要储备足够的技术。”
待来日,群鹏舞长空
“80后”洪兆贵是唐长红的研究生,有次遇到难题去请教,结果老师正要去机场。孰料,当晚唐长红用短信发来公式。原来他在飞机上一直在思考、推演他提出的问题。结婚时,唐长红亲书对联:微博于网大博于世笑傲风流兄弟连姊娣,冲动之情振动之心激扬浪漫玫瑰兆富贵。这让他感动莫名:“我爱人工作与微博有关,老师那么忙还那么细心,把我们俩的名字、工作都镶进了对联。”
“一代装备,一代人才。一个型号的研制过程就是人才培养、技术进步的过程。”唐长红说:“作为领头人,要鼓励大家学习,带动团队追求技术进步。”
长年累月,唐长红的形象固化了:外表随意,唯双眉展如机翼;研究前瞻,给出的课题往往是国际最新的东西;涉猎广泛,时常讨论非本专业问题,能从厚厚的书籍中一下子翻到需要处,令同事惊讶莫名;常在饭桌上想起公式,情急之下便展开餐巾纸推导,一张又一张,连成长长一串;喜欢夜间到各办公室讨论问题,滔滔不绝,精力过人……
“唐总,你是决策人,签署顶层技术报告就行了,那么多专业、层级,事必躬亲怎么受得了?”副总设计师王斌团提醒。
“我也知道,那样省力但很官僚,放心不下;这样很累,但心里踏实,还能让设计员感到他的工作重要。”唐长红回答。
多年来,唐长红亲手指导、培养了数十名博士、硕士;在工作中、学习讨论中受到教益的技术人员不计其数。正是这支梯队合理、不断追求卓越的技术队伍,让一架架战机奋飞长空。
(责编:王飞飞(实习)、段欣毅)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