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院人才流失:强度高低收入 儿科成逃离区?
2014年03月24日08:4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E-mail推荐: |
王燕是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肿瘤学专业的研究生,考研之前,她曾在一家医院当了5年的儿科医生。她是因为觉得儿科没干头,才决定通过考研的办法来摆脱困境的。
王燕本科读的就是儿科专业。上班后,王燕发现,她的同学很多都像她一样,不想在儿科干,已经有1/3脱离了儿科,或改做药剂,或进入成人科室,有的干脆脱离了医疗行业。
“儿科医生匮乏,人才队伍后继无人是我们现在面临最严重的问题。”说起这个话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朱华显得有些沉重。
她说,由于容易发生医患纠纷、工作强度大、收入低等问题,儿科往往是最不吃香的科室,医护人员流失多。
儿科医生青黄不接
朱华介绍,目前全自治区有儿科执业医师1564人和执业助理医师244人,其中28.3%在三级医院,34.1%在二级医院,乡镇和社区服务中心仅有480人,粗略计算平均每4个卫生院仅有一个儿科医生。按人口比例只为0.17,即每千名儿童的儿科医生数约为0.17,低于全国0.26的平均水平。
不仅如此,全区30岁以下儿科医生严重短缺,后继乏人。据卫生部门统计,全区30岁以下具有儿科医生资格的不足50人,不到40岁~45岁儿科医生数的1/10,10年后全区将有330多名50岁~60岁的儿科医生退休。朱华担心,届时30岁~40岁儿科医生,即儿科临床的技术骨干将严重短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也面临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儿科、小儿血液科、新生儿科3个科室的医生加在一起,也不过30人。不包括新生儿科,儿科专家门诊量日接待200人次左右。
“人手根本不够用,儿科不吸引人。”朱华说,今年儿科计划招聘3名医生,但是报名人数都没有达到3个,去年新生儿科招聘,更是出现零报名的尴尬现象。
“患儿不会表达,病情变化快,儿科医生压力大,人才流失严重。”朱华坦言,风险大,易发生医患纠纷的风险,使得不少医护人员望而却步。
![]() |
(责编:王飞飞(实习)、肖红)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