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质量报告 水分应该“挤一挤”
于忠宁
2014年04月11日08:21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分别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这是教育部首次组织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是教育部在2013年建立的新制度。去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每所高校每年都要编制年度报告,向公众公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招生、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通知》,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应在今年2月底前率先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
数据显示,75所部属高校中,只有60%的学校是在2月底前发布了报告,最晚公布者拖到了3月13日。有关专家指出,就业质量发布是高校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相对以前的信息不透明,毕竟是一个进步。
高校就业质量报告让人们看到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不过这份成绩单靠不靠谱,公信力如何,引起人们的热议。
就业质量如何,高校自己说了算
针对“高校就业年报”,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进行了“第三方评价”,指出总体状况不尽如人意。如虽然各部属高校年报中均有备受关注的“就业率”数据,但存在就业率统计口径和截止时间不一的问题;报告中提到用人单位评价的仅36所高校,提到公众关心的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签约满意度)、专业相关度(专业对口)或离职率(违约率)等任一关于就业质量指标的仅48所高校,占部属高校的64%。此外,从技术层面看,一些高校的报告很难搜索或下载,还有一些格式简陋、并不直观等。
教育部在《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中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委托第三方评价”,但75所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仅有11所部属高校使用了第三方评价的数据,大部分高校未标明数据来源,甚至有的高校引用未经查证、来自网络博客上自称为专业第三方薪资排行榜的数据。
学者熊丙奇认为,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要求学校编制报告,要用当地教育评估院、就业服务中心的数据,而这些机构本就具有政府背景,行政色彩很浓,说是“管评分离”,还是“管评一家”,有的高校则以各种理由贬低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数据,认为自己的调查数据才可靠。可以说,不重视就业数据的调查、发布,在就业数据统计时弄虚作假,这是办学的异化。
我国“第三方机构”土壤还很贫瘠,机构数量不多,工作力度不大,在高校以及社会上的公信力还没有确立起来。这就导致一些高校未委托第三方评价。
多位教育专家认为,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由学校自行统计,再由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这给虚报就业数据提供了空间。因此,从提高就业质量报告的公信力出发,应该采取第三方统计发布的新机制。
(责编:王飞飞(实习)、盛卉) |
全总要闻
- “一封女工来信”引出一件委员提案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亟待落实
- “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让女职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线代表:建立技术津贴制度,让技高者多得
- 一场一线劳模和职工代表的“两会夜话”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颁布实施以来 工会维护…
- 新时代更要发挥好职工主力军作用
- 李玉赋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总工会界别联组会议
- 工会界委员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全总发布会
- 全总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8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 2018年工会“两节”送温暖新闻发布会实录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民生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五一”新闻发布会
- 全国总工会2017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