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工會知識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具備的條件及職責

2013年10月09日17:33  來源:中工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關系到工會作用的發揮和職工合法權益的維護,也關系到勞動法制的健全和完善,這就要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具有社會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必須具備所需要的法律知識和素質。《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試行辦法》規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熟悉勞動法律法規。熟悉勞動法律、法規是任何一個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監督員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監督勞動法律、法規的遵守執行情況,若不熟悉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就無從談起對監督對象遵守執行情況的監督。作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首先應當熟悉我國現行有效的所有勞動法律、法規,包括勞動基本法、勞動法律、勞動行政法規(地方勞動法規)、部頒勞動規章(地方勞動規章)等。同時還要理解掌握勞動法律、法規的宗旨、原則及具體權利、義務的規定。其次,熟悉勞動法律、法規還應做到嫻熟運用,合法規范地運用實體法,還包括程序法方面的規定,這樣才能有效地依法進行監督。最后,熟悉勞動法律、法規的同時,監督員還應對勞動法律體系有所了解,對立法、執法和司法的職能、工作方式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而有效地發揮作用。

  (2)熱心為職工群眾說話辦事。熱心為職工群眾說話辦事,是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的直接目的即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所決定的,脫離這一基本點,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就失去了其意義、作用和基礎。因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從職工的切身利益出發維護其合法權益,對違反勞動法律規定、損害職工權益的情況應迅速及時監督其改正或向有關部門報告,請求依法查處。

  監督員要有為職工群眾說話辦事的決心和勇氣,無私無畏,堅持原則。為職工說話辦事,必須要密切聯系職工群眾,了解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從中發現問題,開展監督工作,解決問題。密切聯系群眾,就要求各級監督員深入基層,深入職工群眾,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3)奉公守法、清正廉潔。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要為職工說話辦事,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自身首先要辦事公正、廉潔自律、作風正派,自覺抵制各種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隻有這樣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時理直氣壯、盡職盡責。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的對象主要是用人單位,監督員尤其是本單位的監督員,面臨著利益的考驗。隻有廉潔自律才能堅持原則,真正行使監督職權。監督員工作中應拒絕吃請、受禮等各種腐蝕行為,嚴禁濫用職權、徇私枉法。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的職責就是根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要求,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勞動關系的廣泛性、復雜性決定了勞動法律監督也要分工負責、各有側重、協調一致進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本身就來自各個方面,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且相當部分又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所以,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工作性質、范圍,對不同方面的情況進行有重點的監督。如作為勞動保護方面的監督員,其職責主要是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標准等問題進行監督。但同時,監督員在職責的內容上又不是各自獨立毫無聯系的,而應在重點監督的基礎上全面監督,力爭做到一專多能,成為一名可以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監督的優秀監督員。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首先應當積極主動地進行“事前監督”。事前監督就是指要積極主動地向用人單位和職工宣傳勞動法律、法規,使勞動關系雙方,主要是用人單位能夠知法、懂法,進而守法,預防、減少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發生。對職工群眾進行宣傳,講解勞動法律、法規,使之了解自身的合法權益,從而使監督工作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應當深入實際,針對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勞動關系進行調查,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根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試行辦法》,監督員有權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調查,這既是其職權,也是其責任。

  再次,監督員在調查中發現問題時,有責任向用人單位指出並提出整改意見,同時,監督整改的情況,對用人單位不改正或者違法情況嚴重的,則應向上級工會及政府有關部門報告,請求迅速查處。監督員對發現的問題不能隱瞞不報,也不能僅指出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就算完事大吉了,必須監督用人單位改正,否則報請有關部門查處或支持職工依法舉報、申請仲裁或起訴。

  監督員根據有關規定也有權參與處理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

  最后,監督員應對職責范圍內發生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建立相應的檔案備查,並向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報告。

  監督員在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時,也應承擔一定的義務,既依法行使職權,對用人單位進行調查時應不少於兩人,應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等等。

  (以上資料摘自《企業工會工作基礎知識問答》一書,該書由研究出版社出版,中國工人出版社華東發行部負責本書的發行工作,需要者可與該部聯系,咨詢電話:0571-88801901)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