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評選表彰標兵個人
何華清:雷鋒故裡的好民警為雷鋒爭光
2013年10月09日16:11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何華清,男,44歲,漢族,中共黨員,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雷鋒派出所所長。
他曾榮立個人三等功六次,二等功1次,2006年被省公安廳評為“破辦案能手”,2010年被評為長沙市政法系統優秀政法干警,2012年被評為“全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2012年5月18日,在全國公安英模立功受獎表彰大會,何華清受到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幾年來,他把遺孤、留守兒童當成自己的孩子,給予春風化雨般的關愛﹔他為外來人員、農民工開設警察服務熱線,解難答疑﹔他視孤寡老人為親生父母,有求必應﹔他開設了雷鋒號24小時流動服務動車,為民辦實事9532件﹔他與同事們一道把雷鋒精神化為新時代民警的實際行動,確保轄區62平方公裡連續五年命案零發生,大型群體性事件零發生,“兩搶一盜”案件連續下降。他為雷鋒爭光,不愧為雷鋒故裡的好民警。
一、無欲有剛,建設一流隊伍
何華清擔任雷鋒派出所所長以來,堅持用“雷鋒精神”興所、強所、育警、樹警,營造了全所上下團結一心、勤奮工作、無私奉獻的良好氛圍。在他的帶領下,該所連續七年被公安部評為“全國一級公安派出所”,2012年4月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5月被評為“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近三年來,他帶領該所共榮獲各集體獎項16項,個人獎項45人次。
一是建立了學雷鋒“五個一”長效機制。雷鋒派出所民警以雷鋒為榜樣,將學雷鋒活動貫穿到日常工作中。每周一上午全體民警在雷鋒雕塑前舉行“爭當雷鋒式民警”、“爭創雷鋒式服務警隊”的宣誓活動﹔每月舉行一次集體學雷鋒活動﹔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學習雷鋒精神的生活會﹔每年黨員民警在轄區內幫扶一名留守兒童或刑釋解教人員﹔每位黨員民警有一句傳承雷鋒精神的座右銘。
二是營造了學雷鋒的良好氛圍。在何華清的帶領下,雷鋒派出所精心建設了學雷鋒文化長廊,閱覽室、黨員活動室、集體榮譽室。凡新調入民警,第一堂政治教育課必是到雷鋒紀念館參觀學習,接受雷鋒精神的洗禮。多年以來該所民警隊伍保持“零”違法違紀違禁的記錄,全所上下形成了比工作、比學習、比奉獻的競爭氛圍。
三是樹立了“雷鋒式民警”形象。雷鋒派出所從轄區各行業聘請形象監督員12名,主動向形象監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匯報工作並自覺接受監督。形象監督員們紛紛為派出所工作獻言建策,在雷鋒鎮范圍內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測評活動中,雷鋒派出所排名第一。近年來,雷鋒派出所公眾民意調查滿意度始終居全市前列。
四是繼承發揚了雷鋒艱苦奮斗、愛崗敬業的優良作風。何華清經常對們說:“做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要做好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的准備,要不怕困難,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帶頭值班、堅守崗位,尤其是在節假日,放棄與家人相處時間,以所為家,堅持二十四小時在所內值班備勤,平均每年加班加點超過120個工作日。在何華清所長的模范帶頭下,全所民警忠誠履職,力爭上游。
二、無畏有道,確保一方平安
一是堅持“三個前移”保穩定。雷鋒鎮劃入高新區后,逐漸成為征地拆遷、經濟開發的前沿陣地。為此,他以保民生促和諧、保穩定促發展為要求和使命,有的放矢落實了情報信息前移,人口管理前移,法制宣傳前移的“三個前移”工作理念。2012年以來該所共參加大型警衛任務45次,排解阻工糾紛600余起,調處其他各類社會矛盾糾紛623場次。
二是堅持“三大機制”優秩序。在何華清的帶領下,該所堅持以構建“棋盤工程”、“風聲工程”、“天網工程”等三大工程為載體,完善了巡防“三大機制”。2011年1月,何華清在走訪中發現雷鋒鎮后某出手闊綽,而此前他賭博已輸光所有積蓄。“后某的錢是哪裡來的?會不會跟最近的汽車被盜案有關?”何華清進行線索摸排后,帶領民警奔赴寧鄉、望城、益陽和河北邯鄲等地,輾轉數千公裡追逃嫌犯。期間,他接到老家祁陽打來電話,說他80歲的老母親在家不慎跌倒,造成小腿骨折,希望他趕緊回家探望。一心想為群眾挽回損失的他顧不上醫院的老母親,最終成功摧毀了盜竊汽車的犯罪團伙,追回10台被盜汽車,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在派出所舉行的被盜汽車發還儀式上,失主紛紛向派出所贈送錦旗,表示“雷鋒家鄉的民警信得過!”。
三是堅持“有惡必除”強打擊。何華清強化主業意識,堅持以打促防、打防並舉,2012年來積極推進“清網行動”、“春季攻勢”、“雷霆行動”等專項偵破戰役,帶領全所共查結治安案件144起,治安處罰156人,調解結案55起,破刑事案件45起,刑拘38人,逮捕、直訴37人,勞教5人,行政拘留80人,抓獲網上逃犯8人(外省2人,本省外市3人,本市3人),打擊犯罪團伙5個,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30余萬元。
2012年04月23日,雷鋒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其被四名男子冒充警察以暴力手段搶走身上700元及銀行卡。何華清親任專案組長對案件進行偵查,經縝密分析和排查,發現犯罪嫌疑人已潛逃到福建。5月2日,他又帶領專案組民警共六人啟程前往福建實施抓捕,在抓捕期間,何華清強忍嚴重胃痛折磨,輾轉福州市、樟州市、石獅市,經過7天6夜的追捕和蹲點守候,終於在福建石獅市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
何華清常說:犯罪分子也是人,公安民警的最終目的不是打擊,而是為了教育、感化。在何華清的帶領下,雷鋒派出所全體民警加強對兩勞人員真情幫扶,挽救轄區失足青年20余名。雷鋒鎮荷花塘社區居民周某,賭博成性,吸食毒品,多次被勞教、強戒,何華清堅持與周某談心談話,在其刑滿釋放后,幫助其再就業,現在周某在雷鋒鎮當起了小老板,今年三月還做了爸爸,周某逢人便說:“是何所長讓他從“過街老鼠”變成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無私有愛,奉獻一片真情
一是關愛留守兒童獻愛心。他帶領全所民警開展長期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結對幫扶100余名家庭貧困留守兒童,定期走訪、慰問、幫扶,給他們送去學習用品和慰問品。並為幫扶兒童每人建立一份成長檔案、每周進行一次電話詢問、每月進行一次談心走訪、每季進行一次親情互動、每半年開展一次社會實踐、每年進行一次總結提高,贏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轄區雷鋒村有一位80多歲的貧困孤寡老人劉奶奶,她14歲的孫子劉志鋼6歲喪母、12歲喪父。在不幸的遭遇和貧困生活的雙重壓力下,劉志鋼性格孤僻,不愛學習,沉迷網絡。何華清跟劉志鋼結對幫扶后,常去他家走訪、談心,還專程到學校找班主任溝通交流志鋼教育問題。經過長時間努力,現在劉志鋼讀書用功了,也不再沉迷網絡,參加學校知識競賽還獲得二等獎。他在作文中寫道:“我雖然是孤兒,但是有警察叔叔的關心,我並不孤單,就像有爸爸媽媽的孩子一樣幸福!”劉志鋼在何所長幫扶下,已於2012年初中畢業,現就讀於高新區技術職業學校。為減輕家中負擔,照顧年邁的奶奶,劉志鋼堅持每天走路上下學,何華清得知后,送給志剛一部自行車,並承擔了劉奶奶白內障手術治療費。
二是關愛轄區貧困老人送溫暖。雷鋒派出所在何華清帶領下,堅持關愛轄區貧困孤苦老人。家住雷鋒鎮雷鋒村彭家老屋黃志雄老人80高齡,左眼失明﹔老伴也是體弱多病,兒子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家中無勞動力。何華清堅持三年來去到黃志雄家為其送去物資及打掃衛生。當他看到黃爹爹一家還住在破敗的土磚房內,又幫助黃爹爹向雷鋒鎮政府爭取到“安居工程”指標房。2012年元月份,黃爹爹一家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
三是開通警察熱線惠民生。何華清在派出所內開通“雷鋒故裡警察服務熱線”,截至2012年底,共接到熱線電話2000余通,解決問題1800余個。同時開通的雷鋒號24小時流動服務車,為民辦實事9532件。2012年某天凌晨2點,值班民警接到群眾求助:有緊急情況需在雷鋒鎮農村合作銀行取錢,請求警察幫助。當班民警立即匯報何華清,何華清把求助群眾先帶到派出所休息,自己則聯系銀行工作人員,最后群眾如願取款,解決了燃眉之急。
(責編:衛濤(實習生)、申亞欣) |
相關專題 |
· 熱點專題 |
全總要聞
- “一封女工來信”引出一件委員提案
-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亟待落實
- “我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讓女職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線代表:建立技術津貼制度,讓技高者多得
- 一場一線勞模和職工代表的“兩會夜話”
-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頒布實施以來 工會維護…
- 新時代更要發揮好職工主力軍作用
- 李玉賦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總工會界別聯組會議
- 工會界委員聚焦新業態勞動權益保障問題
全總發布會
- 全總2018年全國“兩會”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8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
- 2018年工會“兩節”送溫暖新聞發布會實錄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
- 民生專題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
- “五一”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