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工會開展技術革新每年國家至少創效400億元

郭晨

2013年10月20日09:19  來源:中工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中國工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與會一線工人代表交流得最多的話題。來自中華全國總工會的統計資料表明,過去五年來,在全總的倡導下,全國職工共提合理化建議近4000萬件,開展技術革新200多萬項,發明創造110萬項,獲得專利32萬項,總結推廣先進操作法71萬項,有力地推進了全國職工知識化進程,增強了國家的創新力。

  在這些看似枯燥的數字背后,顯示出中國工人階級的巨大力量。以技術革新為例,如果每項革新為國家創效10萬元,五年累計創效2000億元,平均每年創效400億元。事實上,由工人提出的技術革新帶來的效益遠不止10萬元。

  以陝西代表團代表、全國勞模竇鐵成為例,作為一名杰出的一線工人,竇鐵成立足本職,自學成才,成為一名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技術專家。參加工作30年來,他先后主持安裝鐵路變配電所53個,全部一次性驗收通過,一次性送電成功,全部獲得優質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他解決技術難題52個,解決送電運行故障310次,提出技術革新30次,提出設計變更6次,為企業節省成本、創造效益超過1380萬元。

  推廣先進操作法為國家帶來的效益同樣不可小視。來自河北團代表、河北唐山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門機司機劉守成發明的“守成節能提效”操作法就為企業創造巨大效益。

  在工作中,劉守成發現隨著碼頭大型礦石船隻越來越多,生產作業任務越來越重,而單船作業用時較長、耗電較多的情況又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如果不能很好解決,不但貨主利益蒙受損失,也將導致公司生產成本顯著增加。

  經過反復觀察和仔細分析,劉守成發現問題的症結所在:一是門機操作手操作經驗相對生疏,二是門機手操作手法存在錯誤。劉守成經過上千次的實驗,近百次的總結,終於創出了門座式起重機作業散貨的新方法,將抓斗卸貨單循環用時由3分鐘縮短至2分28秒, 在提高效率同時實現了節能,經推廣后每年可為公司多盈利約500萬元/年,每年至少可減少耗能1萬余元。這種新操作方法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守成節能提效操作法”,並成為河北省十佳職工操作法之一。

  還有很多由一線工人創造的效益並沒有反映在這些數字上,例如解決生產難題,避免損失﹔進行設備改造,提高效率等等,來自天津代表團、全國勞模、有“電氣華佗”之稱的李剛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剛立志掌握行業尖端技術,他主動學習電氣自動化理論知識。在設備安裝中,李剛臟活兒、累活兒搶著干,他細心觀察設備調試、程序編制的方法和技巧,隨時記錄下每一個細節。李剛天天和“洋設備”摸爬滾打,不僅摸清了機器的“脾氣秉性”,而且還能熟練地駕馭它們,很快成長為一名專業技能精湛的知識型工人和行業公認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專家、車絲數控設備維修專家。

  李剛先后解決設備技術難題數百個,實施大改造120余項,小改造上千項,解決重大設備技術難題上百個,為公司增效近2000萬元,組織進行的100余項技改創新項目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將職工中蘊藏的無限創造力,化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巨大推動力,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動員全國各行各業和不同所有制企業的職工,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崗位創新活動,實現職工技術創新活動全域覆蓋,全員參與,全方位推進,發揮了工會組織在“加強職工技術技能培訓,開展新發明、新創造活動,完善職工成長機制,造就一支有智慧、有技術、能發明、會創造的技術工人大軍,努力建設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職工隊伍”的作用。同時,也彰顯了工人階級勇挑重擔、無私奉獻、開拓創新、頑強拼搏的主人翁精神和時代風採。

(責編:陳稚瑤(實習)、蘇楠)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