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晚帶你先睹為快:熱詞“馬”與“夢”
蘇麗萍
2014年01月26日08:32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E-mail推薦: |
世人矚目的2014年央視春晚,於1月24日進行了第四次彩排。雖然節目單早已被人公布在網上,但其神秘感卻未減反增,人們很想知道馮小剛會給全國觀眾呈現出一台什麼樣的春晚。
1月24日,記者好奇地來到央視,替讀者們一探究竟。
春晚熱詞“馬”與“夢”
2014年是農歷甲午馬年,馬在12屬相裡,是積極向上的正面形象,因而與“馬”有關的成語很多,且多是褒義的,於是2014年央視春晚也在“馬”字上做足了文章,背景板上是奔馬,主持人說“馬”字成語,舞蹈展現萬馬奔騰和一馬當先,連馬頭琴這一民族樂器也獨自亮相。零點鐘聲時,主持人拎的是走馬燈。尤其是舞蹈節目,場面恢宏,氣勢磅礡,營造了萬馬奔騰熱烈歡快的氛圍,將晚會氣氛推向高潮。
“中國夢”是過去一年的熱詞,2014年央視春晚至少有四首歌提到中國夢,以唱《我的中國心》出名的港星張明敏此次就唱起了《我的中國夢》,雜技節目也是《夢蝶》,使觀眾真切地感受到時代的脈搏和新春的喜慶,營造出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馮式新創意
春晚創新難人所共知,要讓所有人滿意比登天還難。但人們對馮小剛還是寄予了厚望,縱觀本次彩排,雖然一些傳統的套數還在,如回顧過去的一年、介紹英模人物等,但還是能看出馮導的求新之處。
一是側躺劇,這是以前春晚從未出現過的藝術形式。二是腹語表演,以前很少出現。三是將武術與書法相結合,使之更具中國特色。四是大鼓、快板、評彈等曲藝形式的聯唱,頗有草根意味。五是匈牙利影子舞團的類似於中國皮影的造型表演,逼真巧妙,令人驚嘆。六是楊麗萍的徒弟小彩旗從晚會開始直至零點鐘聲敲響,一直在舞台的一側上演連續4個小時不間斷的旋轉動作,象征著時鐘在不停地運轉。此外,除夕當晚將有一個集結全國名特產品的9層年糕塔推上舞台,張國立將帶頭切開這個巨型年糕分送給現場的觀眾們。
最能體現馮導風格的是“致青春”的兩個節目,分別回憶的是20世紀60年代的《紅色娘子軍》和《英雄兒女》。在80后都開始懷舊的今日,50后的致青春就顯得更有意味。
節儉辦春晚
2014年的馬年春晚以“歡樂祥和迎新春,同心共圓中國夢”為主題,融入眾多傳統民間習俗和年味兒元素,但本著節儉辦晚會的原則,參演人數及場面鋪排都有所減少。
首先是大幅減少了演職人員的數量,節目由往年的近40個縮減至32個,而且也不是逢歌必舞,不搞人海戰術。二是縮減了舞台表演區的面積和LED大屏幕的尺寸,利用一號廳現有的硬件基礎,借助國內先進技術手段和軟件應用,並且開拓新的節目創意和包裝方式,完美組合電視轉播、燈光、視頻、機械舞台、服裝、道具等制作元素,最終呈現出整台晚會的亮點和看點。
2014年央視春晚的明星大腕不少,如成龍、李玟、劉歡、黃渤、庾澄慶、梁家輝、陳慧琳、郎朗以及法國影星蘇菲·瑪索、韓國人氣偶像李敏鎬等,但他們均未現身第四次彩排現場。
最后仍然是那首老歌《難忘今宵》。
散場時,這首歌的旋律仍在響。(本報北京1月25日電 本報記者 蘇麗萍)
(責編:曾偉、段欣毅) |
全總要聞
- “一封女工來信”引出一件委員提案
-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亟待落實
- “我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讓女職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線代表:建立技術津貼制度,讓技高者多得
- 一場一線勞模和職工代表的“兩會夜話”
-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頒布實施以來 工會維護…
- 新時代更要發揮好職工主力軍作用
- 李玉賦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總工會界別聯組會議
- 工會界委員聚焦新業態勞動權益保障問題
全總發布會
- 全總2018年全國“兩會”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8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
- 2018年工會“兩節”送溫暖新聞發布會實錄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
- 民生專題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
- “五一”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