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精神中國夢】決戰太行
李元程
2014年01月28日08:38 來源:中工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誰不想回家過年啊,可責任在這兒,我們隻有堅守。”
——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狀獲得單位、中鐵一局山西中南鐵路通道項目部職工
1月20日清晨5點,寒風扑面。
山西長治長子縣、我國第一條軸重30噸重載鐵路、山西中南鐵路通道平順鋪架現場,四面荒山,方圓數裡,除了橋墩上一台十幾米高的架梁機和正在架設橋梁的工人,杳無人聲。
一
歷時4年多,20個工程單位、幾十萬筑路職工參與,穿越太行山、跨晉豫魯3省的這條中南鐵路通道,西起山西呂梁,東至山東日照港,全長1260公裡,年運輸能力2億噸,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裡程最長、設計時速最快、國內建設標准最高的重載鐵路。建成后,可將晉豫魯等煤炭生產基地連成一線,在膠南入海運往華東和華南,比在渤海灣下海縮短陸海運距1500公裡,增大了運力、降低了成本,確保國家能源需求。
眼下,正是工程施工的決戰收官階段。記者所在的中鐵一局修建的ZNTJ——11標工程再過20天,即將完成全部鋪架任務。
此刻,中鐵一局新運公司鋪架隊員們正忙著准備為整個標段的最后一座大橋——侯壁1號大橋鋪設最后一片梁。
站在碎石道砟上,五六分鐘,腳就凍得像踩在冰上似的又僵又疼。一位路過的工人指指架梁機旁的一個用廢舊鐵桶自制的火盆,示意記者過去烤火,“太行山裡的冬天冷得讓人受不了,白天有太陽還好點,到了晚上,風一刮身上就跟刀割一樣鑽心地疼,疼得那剛來沒幾天的小伙兒流眼淚。說實話,有時候真擔心身上的零件給凍掉了。”說完,這位穿著軍大衣、戴著棉帽子不知姓名的工人轉身上了架梁機,消失在干活的工人中了。
站在火盆前,中鐵一局宣傳部長柯滿堂告訴記者,專業搞橋梁、鐵路鋪架的新運公司,以前提拔干部有個不成文的考核內容——讓這個人到架梁機高空長臂上走一趟,看看他有沒有這個膽量和勇氣,能不能在一線沖鋒陷陣。
說話間,新運公司黨委副書記鄭樹祥走過來,記者向他証實。“我走過。”鄭樹祥很自豪,“上面有1米寬,兩邊隻有一塊磚頭高的邊沿兒,人在上面,離地面十幾米、幾十米,風一吹,長臂在空中搖晃得厲害,別說走,就是站一下,也要有膽量才行。”
“現在還能走嗎?”記者對他刮目相看。
“現在歲數大了,不敢走了,那都是二三十歲時候的事了。”鄭樹祥看看正在架梁機上干活的工人,說:“這些人有時候一天在上面要走幾個來回,根本不算事兒。零下20多攝氏度的時候,為了保証架梁機正常工作,我們的工人還要爬到長臂上,趴在冰上,一手抱住長臂,一手用小鎬一點一點地把上面的冰鑿掉。”
記者抬頭望著高空中的一線長臂,禁不住感嘆道:“您再說說,人都能干些什麼?!”
鄭樹祥和柯滿堂對視了一下,沒有回答。
……
太陽出來了,最后一片梁徐徐從架梁機運出,有人點燃了事先准備好的鞭炮,清脆的鞭炮聲在巨大的梁片穩穩落在橋墩的一瞬,噼裡啪啦地響了起來,一陣白煙夾著硫黃的味道在太行山腹地飄散,現場的氣氛平靜,沒有想象中的熱烈,注視著鋪就的大橋,人與山,沉默。
二
記者眼前的周賢銀非常沉默。
30歲的他被介紹為“最辛苦的調度”,作為作業隊唯一的調度,他一連兩個多月每天24小時值班。1359孔橋梁的調配組織全由他一個人負責,前方工程需要材料了,什麼時候找他,他都要立即調配解決。不分晨昏地往現場跑,生物鐘完全被打亂了,熬到最后實在太困了,電話放在耳邊,他也聽不見了。
問他有什麼願望,面帶倦容的他回答:“對於我這樣的勞務工,能轉為正式職工,就是最大的心願。”
春節將至,問他春節回不回家,他搖搖頭,問他多長時間沒回家了?回答兩年。
開工4年來,始終在趕工期,尤其是到年根兒底下,能不能回家過年,幾乎成了所有人的心結。
面對隻有20天的工期,項目部決定今年春節從項目經理到職工一律不放假。
“干工程的人,在外辛苦一年,隻有春節回家團圓,現在不放假,留得住人嗎?”記者問。
“去年春節前,大部分勞務工都走了,留下的都是正式職工,為了趕工期,連辦公室的管理人員都上現場干活,一直干到大年三十下午,吃年夜飯的時候,有個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哇哇地哭了。”橋梁公司總工任志剛說,現在人們越來越比過去看重生活質量,春節留人越來越難了。
“其實我們特別不願意看到媒體登春節回家這樣的內容。本來留人就很難了,工人們一看電視、報紙還有網絡上都是回家的內容,就更不願意留下來了。每到這時候,我們心裡都特別發愁也特別糾結。”鄭樹祥告訴記者,為了能讓職工們春節放假回家團圓,他甚至曾經專門到過北京,和甲方商議能否放假讓大家回家過個團圓年?“但是商量來商量去,工期太緊怎麼也不能停……曾經有個職工因為妻子臨產向單位請了10天假,結果10天過后,沒生出來,就又向單位續請了5天,結果還沒生出來,又要向單位再續5天假,這時,他的妻子哭了,對他說:‘還是剖了吧’……”
說話間,坐在記者身邊的鋪架部經理黃克軍一直低著頭,“你春節也回不去了吧?”記者問。
“肯定回不去了。”他有些遲疑地搖搖頭,小聲對記者說:“我父親85歲了,一個人在青島。我是家中的獨子,母親在我結婚那年就去世了,我們山東人很講孝道,我就跟我媳婦說,今年春節你帶著孩子從西安到青島去幫我看看老父親,哪怕給他做碗面條、熱個饅頭都行,替我盡盡孝道吧……其實對我來說,別人掙五萬我掙五千,我照樣過得開心,不是錢的事……”話沒說完,這個魁梧的山東漢子哽咽了,起身走出了門外。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責任在這兒,走不了呀!”項目部黨工委副書記彭倫理說,“誰不想回家過年啊!”
……
中鐵一局山西中南鐵路通道項目部,會議室的一面牆陳列著開工4年來,該項目部榮獲的18個獎杯、獎牌,其中包括全國火車頭獎杯,山西省、長治市兩級五一勞動獎狀、獎章以及工人先鋒號獎狀。
當記者詢問哪位是獲得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的羅田郎時,氣氛熱烈的會場忽然像被烏雲籠罩了一樣,陰沉了下來。
1月13日中午時分,彭倫理接到項目經理羅田郎發來的短信:“家中有事,必須回去。請做好工作。”
“我給他打電話,才知道他剛接到家裡的電話,他的老母親去世了。”彭倫理告訴記者,打電話的時候,羅田郎已經在趕回家的路上了,這次他不得不把工作暫時放下了。其實一年多來,羅田郎的母親心臟一直不好,但因為項目走不開,他一直沒能回老家看一下母親。“像我們這樣干工程的人,常常是到了必須回去的時候才能回去。”
三
採訪中,記者有幸乘坐工程用的軌道車,在鐵路開通前從壺關車站到長子南站走了一趟,彭倫理告訴記者,每次乘坐軌道車從剛剛鋪就的鐵路上經過,他都覺得很壯觀,“4年前剛開工的時候,這裡就跟旁邊一樣,都是溝溝壑壑的荒涼山地。”
穿越5218米的西嶺隧道時,記者留意了一下過隧道的時間,用時7分45秒。按照120公裡的設計時速計算,到實際通車的時候,這段隧道大概只是火車一聲長笛便呼嘯而過了。“西嶺隧道,我們修了3年零1個月。”彭倫理說。
觀看工程建設資料片,看著三維動畫介紹橋梁、鐵路鋪設過程的畫面,記者半開玩笑半感嘆地說:“要是工程能像這動畫片似的幾秒鐘就拔地而起該多好啊!”周圍的工程人都笑了。(標題書法 李法明)
採訪手記
再有4天就到馬年春節了,微信上不斷有各種“馬”出現,“馬上有錢”、“馬上有對象”,“馬上”……但我想,這個時候,沒有什麼比“馬上回家”、“馬上團圓”更讓人盼望了,尤其是對那些不能回家、無法和親人團圓的人來說,“回家”、“馬上回家”,可能已經成了在心裡出現最多、也最不願提起的事了。
在山西中南鐵路通道工地採訪,身處太行山深處的筑路人,這個春節不能回家。工期緊,隻能留守。
採訪中,回家的話題幾乎變成了打開人們感情閘門的開關,隻要提起,總有人沉默,也總有人紅了眼圈兒。從工地回來,我自己也變得很矛盾,不知該怎麼看待這件事:本來干工程的人,就遠離家鄉,常年在外,一年中也隻有到了春節才能放假回家,與親人團聚,可是就連這麼小小的一個願望,都常常因為工期緊迫而被迫放棄,這在今天這樣一個追求生活質量的年代,顯得格外殘酷。到什麼時候,這種客觀現實會真正改變呢?
但轉念細想,無論社會怎麼發展,人們怎麼追求幸福,仍然需要有人為了他人的幸福作出奉獻甚至犧牲。在千家萬戶團圓的時刻,不僅是太行山深處的這些鋪路架橋的職工們在堅守勞作,各行各業都有著數不清的勞動者在值守,這就是勞動光榮、勞動者偉大的地方吧!
春節馬上到了,作為本版責任編輯,我向所有的勞動者致敬,拜年!向所有讀者拜年!祝大家馬年吉祥!健康幸福平安!
(責編:曾偉、唐述權) |
全總要聞
- “一封女工來信”引出一件委員提案
-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亟待落實
- “我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讓女職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線代表:建立技術津貼制度,讓技高者多得
- 一場一線勞模和職工代表的“兩會夜話”
-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頒布實施以來 工會維護…
- 新時代更要發揮好職工主力軍作用
- 李玉賦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總工會界別聯組會議
- 工會界委員聚焦新業態勞動權益保障問題
全總發布會
- 全總2018年全國“兩會”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8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
- 2018年工會“兩節”送溫暖新聞發布會實錄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
- 民生專題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
- “五一”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