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勞動者之歌】學最好的技術,做最好的工人

彭冰

2014年05月04日09:14  來源:中工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徐龍杰在車間內工作。

新華社記者 王昊飛 攝

 

              

  從一名農民工,到一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焊接專家,徐龍杰用15年時間,成為億萬農民工中的杰出代表。

  4月21日,記者在吉林化建“徐龍杰焊接技能專家工作室”見到他時,他正在開發一項新課題,電腦邊,還放著一沓第43屆世界技能選拔賽的技術文件——作為裁判,他就要去參加相關會議。

  15年勤學苦練,“磚家”變“專家”

  今年38歲的徐龍杰,出生在長白山余脈中的一個小山村。1994年,他被國家一級建筑企業——吉林化建公司招為農民季節性臨時工。第一次走進大型國企,望著焊花飛舞的壯觀場面,徐龍杰深為震撼,決心“學最好的技術,做最好的工人”。

  “他總是起得比我們早,睡得比我們晚,還經常拿著技術難題四處請教,向老師傅們‘拍磚’,入廠才2個月,他就得了個綽號:‘磚家’。”同批進廠的工友說。

  為盡快掌握焊接理論,當時月工資隻有90多元的徐龍杰,常常在食堂隻吃0.2元的咸菜,就著免費湯下飯,但《焊接工藝》、《機械制圖》等10余個門類的100多本專業書籍,卻相繼擺上了他那張簡易書桌。

  “晚上室友們休息后,我就跑到空蕩蕩的走廊上看書,很少半夜12點之前睡覺。白天干活,弧光刺得眼睛生疼,晚上看書時間稍長,眼淚直流,我就左右眼換著看。幾年下來,光學習筆記,就記了5萬多字。”徐龍杰說。

  勤學之外,更需苦練。如何保証長時間端著焊槍,手不抖?徐龍杰每天都練倒立行走,還要“憋一口氣,連做70個俯臥撐,不換氣”。為練好“蹲功”,他盡量蹲著吃飯,有時坐火車,他也會一路蹲到站,久而久之,即使一個孩子坐在膝頭,他仍能蹲得泰然自若。為鍛煉耐力,適應冬夏冰火兩重天的室外作業環境,他平素還刻意“寒冬穿單褲、盛夏裹秋衣”。

  功夫不負苦心人,很快,徐龍杰脫穎而出:入廠5個月,他修復焊槍幾十把,並成功改進了一台王牌設備﹔入廠第5年,他當選公司“雙技明星”﹔次年又勇奪中油系統技能大賽第一名。此后,在各級賽事上摘金奪銀,成了徐龍杰的家常便飯……

  2001年,公司破天荒地保送他這個農民工到西安交大深造。學成歸來,徐龍杰脫胎換骨,首屆中國青年學習成才獎、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也接踵而來。2006年,徐龍杰正式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聘為電焊技能專家,2008年,他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級專家——15年臥薪嘗膽,勤學苦練,曾經的“磚家”,終於成了名副其實的“專家”。

  變身“金牌教練”,帶出一支金牌團隊

  “一個人成功不算什麼,能帶動身邊人一起進步,才算本事。”功成名就后,徐龍杰漸漸有了更高的職業追求。2008年6月,“徐龍杰焊接專家工作室”應運而生,宗旨之一,就是為公司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面對公司選拔上來的學員,徐龍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為每個人量身打造培訓方案。

  氬弧焊管接頭內部的焊接處理,是學員孫可心的弱項。今年3月,徐龍杰特意帶他去參加“海油杯”全國石油石化系統焊工技能大賽,考試試件之一,正是氬弧焊管。

  “集訓時,徐師傅就讓我自己練,我都快急死了,直到最后一天,他才告訴我秘訣。雖然在大賽中焊出了優秀作品,但現在回想起來,仍捏著一把汗!”孫可心告訴記者,大賽中,1/8的選手都因這一項被淘汰。

  “孫可心性格內向,缺乏霸氣,我就是要憋他一下,激他一激,讓其印象深刻!” 徐龍杰笑了。

  在徐龍杰的書櫃裡,擺放著《心理醫生》、《性格決定成敗》、《教練型領導》等書籍,這都是他為了完成好從“金牌選手”到“金牌教練”的角色演變,特意買來研讀的。

  “為了盡可能去幫助生活中被遺忘的善良人,我還特別關注那些平時踏實工作,又默默無聞的人。”徐龍杰目光清澈。

  學員趙瑞春,就是這樣一個人。對他,徐龍杰花費的心血格外多,可一到關鍵時刻,他就好“掉鏈子”。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小趙自己也說:“師傅,別為我費心思了!”

  “實際上,他技術不差,就是愛緊張。”為提高小趙的心理素質,徐龍杰運用了很多獨特方法,比如,讓他在規定時間內按一定規律寫數字、迅速摞起幾節電池力爭不倒……幾經訓練,趙瑞春終於克服了自身弱點,在第九屆全國焊工技能競賽中,他和隊友喜獲A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在徐龍杰精心調教下,越來越多的工友開始在各類大賽中捧金抱銀。工作室成立5年多來,累計培訓高技能員工229人次,培養出省級以上技術能手4人、工人技師5人、東北工程級技能專家1人、吉林省首席技師2人、全國工程建設系統優秀焊工4人,真正打造出一支金牌團隊。

  對焦一線攻關,率隊創新屢建奇功

  著力孵化人才的同時,徐龍杰還帶領工作室向一線廣征施工難題,組織技術攻關,成為一部馬力強勁的創新推進器。

  2009年,在新疆一項目施工中,大角縫焊接成了“絆腳石”。大家都認為,必須採購專用焊機。聞訊,徐龍杰率隊找來邊角余料,切割、打磨、實驗,僅用3天就將新型電焊機研制成功,不僅節約專用焊機購置費12萬元,還提高工作效率4倍。

  2010年夏,公司承建的一個項目,堆焊工程量非常大,如用手工焊,根本無法按期完工。如若購買自動堆焊設備,多花40多萬元不說,審批時間也來不及。 “給我一個星期,我來研制專用設備!”徐龍杰主動請纓,立下軍令狀。

  用什麼來制作能夠自動旋轉的堆焊機呢?徐龍杰一頭扎進倉庫,找了大半天,卻一無所獲。下班之際,他突然想起車間有台老式車床,可一試之下發現,這台車床的轉速實在太高了!別人都泄了氣,徐龍杰卻來了精神:“就用它!先把轉速降下來!”3天之內,徐龍杰又帶隊制作出了能夠固定焊槍的輔助工裝,一邊反復試驗調整,一邊開發相關工藝。

  設備送到一線,工人們將信將疑,可大家一上手,頓時炸開了鍋:“太不可思議了!不僅實現了自動焊,而且速度比手工快5倍以上,咱焊工再不用汗流浹背蹲那兒焊了!”

  “提前半個月完成工期!而且,自動焊用焊絲,零損耗,比手工焊節約焊材53%!加上省下來的自動堆焊機購置費等等,徐龍杰一下子就節創效益近80萬元!” 項目經理樂開了花。

  2008年迄今,徐龍杰帶領工作室成員共解決現場難題21項,開發新工藝9項,新技術課題攻關11項,獲得3項部級技術成果和1項國家級工法,不僅創造出顯著經濟效益,而且有效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如今我的夢想有兩個:一是解決更多的技術難題,二是培養出更多有出息的徒弟”,徐龍杰用他最喜歡的一句話,結束了記者的採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責編:申亞欣、盛卉)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