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廣深兩地試水行政管理“零收費”

何東霞 葉小鐘

2014年05月23日08:12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5月14日起,廣東對全省范圍內所有企業免征32項中央設立和7項省設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廣東省發改委同時透露,該省行政收費改革將逐步實現“零收費”,並初步決定在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圳福田區的創業領域實行行政管理“零收費”的制度探索。

據悉,此次免征對象為全省范圍內的所有企業,納入免征范圍的共39項中央和省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其中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32項,包括礦產資源補償費、土地登記費、征(土)地管理費、檢驗檢測費等﹔省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7項,包括特種作業安全技術考試費、IC卡道路運輸電子証件工本費、勞動合同文本費、職業病診斷及鑒定費等,省級財政還將新增安排資金18億元用於免征收費后的保障支出。預計今年5至12月可為企業減負15億元,2015年起每年可為企業減負23億元。

據悉,2012年以來,廣東不斷加大減免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力度,先后出台了25項取消、免征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僅2013年就取消、免征和緩征行政事業性收費121項,並降低了2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准,為企業減負超過70億元。

對廣東大幅減免各項行政管理收費,東莞市薏莎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應鈿說,從這些免征的項目來看,為企業減負最大的體現並不是在直接的費用上,而是人力資本的節約。“直接減免的費用也許不高,但卻讓我們行政人員節省許多精力,辦事效率更高。”

採訪中,大多數企業對此次的改革有著更多的期待。“什麼時候才能實現‘零收費’的目標呢?時間表在哪裡?” 深圳市三佳一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不過,“零收費”同樣讓部分企業存在擔憂。吳應鈿說:“零收費是否意味著對企業起約束性作用的收費也將取消?這樣就有可能造成一些小企業不受約束而導致行業出現不良競爭的現象。”

也有一些事業單位對取消行政收費后,政府的補貼能否及時到位心存擔憂。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03年開始,職業病診斷費每例1500元,職業病鑒定費每例6800元,《職業病防治法》第54條規定,診斷鑒定費共8300元由用人單位支付。而此次納入免征范圍的39項事業性收費項目,該項目就屬其中。

“事實上,這1500元的診斷費原本就不足以覆蓋我們的成本,因為一次診斷往往需要去現場調查等,有時來回就得花費兩三天的時間。”這位負責人坦言,“希望政府部門取消這些行政性收費后,會給予相應的財政補貼。”

他同時也承認,當員工疑似患上職業病時,一般企業都會按法律規定支付診斷鑒定費,否則安監部門將對其進行強制處罰,“診斷和鑒定一例職業病最高收費1.5萬元。但也有個別員工自己墊付了診斷鑒定費后,很難找企業要回這筆費用。現在取消該項收費無疑對企業和員工都是利好消息。”

(責編:申亞欣、盛卉)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