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吉林:勞動競賽助推職工成長為行業尖兵和首席工人

2014年07月14日08:27  來源:中工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記者日前從吉林省總工會職工技協辦公室了解到,全省開展全方位崗位技能競賽讓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讓廣大職工都有充分展示技能的均等機會,助推廣大職工成長為行業上的技術尖兵和首席工人。

吉林省開展勞動競賽注重傳統崗位操作與新興高科產業並舉。連續五年來,既有普通鉗工、車工、焊工的比賽,又有數控車、銑、加工中心及裝調維修工等高技術崗位的競賽。讓更多領域的勞動者都能體面地融入到這個時代的競爭洪流中來。如全國的車工冠軍馬元國,全國的狀元360鉗工比賽冠軍高彥峰,全國的十大能工巧匠李凱軍、全球維修汽車的高手叢君、全省農民工焊工比賽第一名徐龍杰、王吉偉等,全都是近年來在吉林省各個企業涌現出來的佼佼者。

同時,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審活動讓職工的創造性得以空前發揮。如在2009年的職工創新成果評審表彰中,吉林省靖宇縣果豐植物公司孫玉良發明創造的“人參生物復合菌肥”,不但解決了人參、藍莓等高附加值作物不能重茬的大問題,而且還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無公害的社會效益。為林業工人保護生態,尋求庭院致富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推廣起來深受廣大林區職工的歡迎。又如吉林化纖廠徐文全等人發明的“生產余熱熱能回收再利用”不但解決了污染問題,而且每年可為企業節約回收上億元的價值。這些成果均在2009年度全省的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評審中獲得了一等獎,領創者並獲得了五一勞動獎章的榮譽。

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審活動一直堅持實用性和創新性並舉,幾年來涌現了一批在全國全省具有較大影響的創新型領軍人才。如中國一汽集團公司的鈑金工王洪軍就是在2005年全省開展的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評審中展露出的典型代表。2007年又獲得了全國科技進步二等獎,他發明的二千多件操作工具在生產崗位發揮了重大提效作用,而且還帶出了一大批高徒,成為了一汽引以為自豪的“洪軍部隊”。又如白城市農業科研人員任長忠,十年間進行了周期長達三十多年的實驗,成功的培植出了耐旱耐鹼品種燕麥,把大片的鹽鹼荒地變成了盛產優良品種的綠色糧田。他本人已經成為全國燕麥首席科學家。2010年,他光榮地出席了全國勞模表彰大會,成為全國勞動模范。

(責編:譚潔羽(實習)、盛卉)
相關專題
· 地方工會報道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