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力促職工發明創新 共創經濟效益2.78億
2014年07月18日09:09 來源:中工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記者日前從青海省總工會經濟技術勞動保護部了解到,三年來,青海全省職工實現技術革新2099項,技術攻關1246項,發明創造396項,238項獲得國家專利,共創經濟效益2.78億元。
近年來,青海省總工會以實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為重點,大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這期間,全省職工共提合理化建議25772萬多條,採納實施11437條。為充分發揮勞模先進人物在推進技術創新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各級職工技協與有關部門配合,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聚集優勢,推動建立了一批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室、勞模創新工作室。目前,全省創建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室16個,勞模創新工作室10個,並以勞模名字命名了7個創新工作室,建立了一批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示范引領作用明顯的團隊,為職工群眾和企業開展技術傳授、技術攻關、技術改造、創造發明搭建了平台。
另外,青海省總以技能大賽為抓手,著力培養高素質職工隊伍。三年全省共舉辦全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三屆210個工種(項目),參與層層練兵比武選拔的職工200多萬人(次)。通過職業技能大賽平台,4000多名職工直接晉升為高級工,500多名職工直接晉升為技師,5萬多名職工提升了技術等級,600多人獲得省級“技術能手”稱號,2000多人獲得市級“技術能手”稱號,900多人獲得青海省“青年崗位能手”,450多人獲得青海省“五一巾幗標兵”。各地還將技能大賽、技術比武活動結果與崗位晉級、評先評優挂鉤。
從2009年開始,青海全省連續5年開展評選“工人技術明星”活動,每次評選10名在各類企事業單位中主要專業技術工種(崗位)上職業技能技術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的一線職工,目前已命名表彰5批50名青海省“工人技術明星”。爭當“工人技術明星”,不但讓職工在精神上感到光榮,更在物質上得到實惠(每名獎勵1萬元),增強了職工的自豪感和榮譽感,激勵了職工學技術、練本領、精業務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活力。
(責編:譚潔羽(實習)、盛卉) |
相關專題 |
· 地方工會報道 |
全總要聞
- “一封女工來信”引出一件委員提案
-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亟待落實
- “我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讓女職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線代表:建立技術津貼制度,讓技高者多得
- 一場一線勞模和職工代表的“兩會夜話”
-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頒布實施以來 工會維護…
- 新時代更要發揮好職工主力軍作用
- 李玉賦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總工會界別聯組會議
- 工會界委員聚焦新業態勞動權益保障問題
全總發布會
- 全總2018年全國“兩會”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8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
- 2018年工會“兩節”送溫暖新聞發布會實錄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
- 民生專題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
- “五一”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