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最新消息

迎接十八大特稿

十年工會工作綜述:中國工會,一路陽光一路歌

2013年10月09日15:37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強身健體續寫輝煌

  “著力加強鄉鎮(街道)工會規范化建設,切實發揮鄉鎮(街道)工會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是今年7月召開的在全國工會“兩個普遍”工作推進會議上確定的工會組建工作重點。

  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工會基層組織覆蓋單位數達530多萬家,全國工會會員總數達2.58億人,中國工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工會組織。

  其實,更讓世界深深記住的,是在富有中國特色的“組織起來”中,中國工會力量一次次絢麗綻放——從“攻堅沃爾瑪”到推動世界500強在華投資企業建會集中行動、從“廣普查、深組建、全覆蓋”建會集中行動到“依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從推動農民工入會到開展勞務派遣工入會集中行動……

  10年來,中國工會不僅在建會上取得了驚人的總數和增長幅度,而且實現了理論的完善、理念的深化、路數的拓展。

  特別是今年在全會上下開展的“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以深入基層一線、深入職工群眾為支點的服務職工活動,以強化工會干部服務意識和能力為途徑,全面撬動了工會自身建設這一系統工程,使工會真正成為廣大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

  眾所周知,市場經濟不相信眼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會工作,同樣要靠實力說話。而這個實力,不僅來自完善的組織體系、科學的工作體制、高效的運行機制和有力的經濟保障,還來自工會干部隊伍的壯大、素質的提高、能力的增強和作風的過硬。

  在這個意義上,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升全國700多萬名工會專兼職干部的履職能力和水平,已是關切中國工會影響力、凝聚力以及億萬勞動者權益的迫切之舉!

  如何打造一支政治、素質、能力、作風都過硬的工會干部隊伍?各級工會首先在推進工會干部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和社會化上下功夫,特別是針對基層存在的非公企業工會組建難、協商維權難的問題,注重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專兼職工會干部隊伍。

  僅2011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就專門投入4000萬元,各地工會投入相應配套資金,實行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工資分級負擔,截至目前,全國已聘用社會化工會工作者2.59萬人,指導幫助小微型非公企業工會開展工作。

  此外,隨著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建設的推進,廣大工會干部依法協商的能力大為提升。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區、市)建立了集體協商專家顧問組及指導員隊伍,共有10多萬名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

  而培訓力度的不斷加大,也為廣大工會干部提升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注入了動力。在全總層面,5年一輪的全國工會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已執行多回,去年制定的《2011-2015年全國工會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更是進一步明確在這5年內對所有專兼職工會干部都要進行一遍輪訓。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全總進一步明確服務職工活動常態化、長效化,越來越多的工會干部切實做到了思想上尊重職工、感情上貼近職工、工作上依靠職工,工會工作的作風得到了根本轉變,直接帶來了工會組織影響力和美譽度的提升。

  1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瞬間,但這一瞬間所蘊涵的探索、轉折、飛躍及其內涵,卻不會遠去。

  置身基層“大熔爐”中錘煉、鍛造而更加身強體健的中國工會,必將續寫新的輝煌!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