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經濟技術(停)

青年技工明星養成的奧秘

耗資百萬元量身定制“金牌工人”成長計劃,青工技術精英頻現世界舞台

2015年05月26日10:28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圖為王晨宇正在進行焊接訓練。何曉斌 攝

題記

19歲的技能大師!21歲的技術明星!青年工人王晨宇火了!

他是個案嗎?他成長於怎樣的環境中?培養他投資百萬元,對於要效益的企業,這錢花得值嗎?在技術工人全面“喊渴”的今天,一個技術明星成長的背后,隱藏著企業技能人才培養的諸多奧秘。

2002年,十九冶高技能人才僅佔技術工人總數的10%,且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職工年人均收入隻有0.86萬元。“技術攻關壓在少數幾個人身上,人才青黃不接成為制約發展的最大難題。”十九冶立志培養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具有高超技術和創新能力的高技術人才隊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截至2014年底,十九冶高技術工人比例達到73%,職工年人均收入較十余年前增長近十倍。王晨宇、趙煒、曾正超、曾加彩……技術領域一批批“青年技術明星”茁壯成長,帶動了企業創新發展速度。

21歲的技術工人,四川小伙王晨宇最近成了“明星”。

在參加真人秀節目《中國大能手之強焊之戰》並一舉奪冠后,王晨宇不僅火了,還將代表中國隊在這檔節目中與來自世界各地頂尖級焊接高手對決。事實上,王晨宇19歲就是圈內“明星”,年紀輕輕的他在國內焊接技術領域並非“小人物”,多次作為國家隊選手出征世界大賽,是全國技術能手,是最年輕的省級技能大師,同時還領辦了廣西王晨宇大師工作室。

精英級的技術工人緣何能夠“英雄出青年”,王晨宇式的青年技術能手能否一波波涌現?5月21日,記者來到王晨宇所在的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十九冶)尋找技術工人成才成長的奧秘。

百萬定制“金牌工人”成長計劃

“參加世界技能大賽,每做一個產品要花費四五千元,一周要做兩三個,”十九冶副總經理李瀟介紹,以焊工為例,培養一位高水准的精英技術人才,公司幾乎都要投入百余萬元的成本。”

就這樣,重金定制打造的“金牌工人”王晨宇,在19歲的年紀就獲封技能大師。每兩年舉行一次的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是技術工人的奧林匹克盛會,2013年,還是十九冶技師學院在學生的王晨宇代表中國出征國際賽場,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績,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的稱號。他的成長經歷說明了工人“出名也要趁早”。

不過,在十九冶技術工人闖關世界技能大賽舞台上,王晨宇不是初來者,亦不是謝幕人。2011年,十九冶員工趙煒作為備選選手出現在英國倫敦的世界賽場,今年,十九冶員工將代表中國參加2015年7月在巴西聖保羅舉行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和建筑金屬構造項目比賽。“像王晨宇這樣的重點培養對象,公司現有十余人。

“這些孩子是趕上了技術工人發展的好時代。”40歲的周樹春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中國冶金建設行業焊接領軍人物,如今已是國家焊接隊的專職教練。“在我們那個年代,全靠自己一點一點摸索。”周樹春告訴記者,學成一門技能,除了自己的悟性和堅持,十九冶的人才培養大平台是助推王晨宇等明星工人成長的關鍵因素。

據了解,為培養更多的“金牌工人”,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十九冶目前採用的是“培訓—鑒定(競賽)—使用—激勵—待遇”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具體說,就是依托於十九冶技師學院保証人才來源,通過技能競賽的選拔人,然后再配以后續的技術人才提升手段。”李瀟告訴記者,公司花重金打造不同技術工種的“金牌工人”,就是在為培養一批“一專多能”、“一崗多能”的復合型技能人才做鋪墊,“擁有一批由技術工人發展而來的技能專家,將帶動更多的技能隊伍成長,也將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責編:閆妍、秦華)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