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天津市總工會首批“津門工匠”風採錄【8】

2016年12月21日10:33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磨削能手”彭健生

彭健生,2002年畢業於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同年進入中船重工第七〇七研究所工作,主要負責高精度陀螺儀零部件的磨削加工。他加工的馬達軸成功應用於遼寧艦、潛艇、驅逐艦、導彈、北斗導航衛星和陸軍指揮車等武器裝備上。

作為青年技術骨干,他在科研生產中知難而上,帶頭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關,在多項國家重點型號科研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獲得了天津市“國防工匠”和五一勞動獎章稱號。

慣性導航技術是軍用艦船特別是核潛艇的關鍵技術之一,電機軸是構成氣體動壓馬達的關鍵零件,其加工精度直接影響著慣性導航系統的精度和性能。電機軸外表面32條空間對數螺旋槽的精密加工一直是生產中的技術難點。隨著生產批量越來越大,供貨周期卻越來越短,電機軸的精密加工已經成為制約生產的瓶頸問題。

經過多次試驗,他發明“陀螺電機螺旋槽數控加工八步法”, 在工作中練就了“耳聽”的獨門絕技,成功加工出精度為±0.001mm的電機軸,徹底解決了螺旋槽的精密加工難題,將成活率提高到99%,生產效率提高了4倍至5倍。

彭健生敬崗愛業、敢於創新、精益求精,在工作中“磨”出一流的技藝,始終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原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開拓創新,發揚“匠人”精神,向更高的目標不斷攀登,為慣性導航系統的研制生產作出了重要貢獻。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