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天津市總工會首批“津門工匠”風採錄【9】

2016年12月21日10:33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下線班長”黃玉梅

她是天津市濱海新區三八紅旗手、天津市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5年,她作為天津市裝備制造領域唯一的女性代表,走進了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表彰大會,成為中國石油渤海裝備公司第一位全國勞動模范。她就是黃玉梅。

黃玉梅1988年進入中國石油渤海裝備中成機械公司,1994年擔任下線班班長。她用實際行動踐行渤海裝備公司的質量理念:“用人品創造產品打造精品”,要求必須做到“多一遍”原則。就是靠著“多一遍”的精益求精,靠著每個人的精雕細刻,22年來,公司電機產品一次交檢合格率始終保持100%,下線班保持了人為質量事故為“零”、安全事故為“零”的紀錄,創下全年工時完成率300%的最好業績,被評為“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站在了國家質量管理最高的領獎台上。

22年來,經過她們雙手生產出來的9000多套電泵,遍布陸地、海上等10多個油田,佔據國內電泵市場近40%的份額,首批入選集團公司優勢產品目錄,遠銷南美、非洲、中東等多個國家,成為世界上第一台進入撒哈拉大沙漠的電泵。面對世界級的稠油開採難題,創下了泵挂深度5012米的世界紀錄,也創下了連續運轉10年無故障的最好成績。黃玉梅帶領一班人讓一次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為可能,讓“渤海中成”成為行業知名品牌。

天津市總工會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深化“三服務一加強”重點任務,扎實推進“2221”四大保障舉措,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改革創新為驅動,“聚力海河號,展示勞動美”,積極開展“五比一創”勞動競賽和職業技能大賽,深入推進勞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強化勞模先進人物的示范引領作用,為著力提高天津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集聚職工正能量。為了弘揚工匠精神,打造工匠品質,助推美麗天津建設,天津市總工會經過嚴格評選推出首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津門工匠”。這必將進一步調動和激發天津市廣大職工愛崗敬業、鑽研技術、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全力推動“海河號”航船奮力前行作出更大貢獻。

前言

天津市總工會計劃自2016年起,每年從全市尋找、挖掘、培育、選樹10名行業代表性強、技術技能水平高、社會影響力大的“津門工匠”,到2025年力爭選樹出百名“津門工匠”。

通過各級工會積極推薦、層層把關以及市總工會組織評審會嚴格評選程序,公開公正評審,10名“津門工匠”日前脫穎而出。

首批10名“津門工匠”體現出時代性,他們主要來自於天津市優勢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涉及輕工、船舶、航空航天、機械制造、石油石化、高性能計算、建筑等多個行業﹔體現出先進性,本次選樹重點向基層一線傾斜,10名“津門工匠”全部來自一線職工和專業技術人員,都具有市級以上榮譽基礎﹔體現出創新性,他們都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代表了天津同行業的先進水平。10人中,有6人擁有國家專利或軟件著作權,有高級技師6人、高級工程師2人、技師2人,榮獲中華技能大獎1人、全國技術能手2人。(張璽 李書名 董波)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布會

勞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