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工会新闻

一般本科毕业生就业尴尬 成名校与职校“夹心层”

2014年06月09日10: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还能有什么原因?老师根本不够,学时只能被压榨。学校和老师敷衍,我们也敷衍。”梁琴很郁闷。如今,在白天忙碌的工作之后,留给她的,是硬着头皮的“自学”。

梁琴是幸运的,至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她的不少同学,如今甚至还在“迷惘”。

她的一个同学在毕业的头一年频繁换工作。助理工程师、销售、保险,甚至是电子厂的技术工人,工作换了一大把,却“根本找不到对口的”。 一年后的同学聚会,这个昔日里拿奖学金的“钉子户”在酒桌上喃喃自语:“大学4年真是白上了。”

类似的现象频繁地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华北某普通本科院校的理工类毕业生林鹏害怕了。他把这一切归结为学校的差距。为此,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定要考上985、211高校的研究生。”林鹏和他的同伴一起,起早贪黑,为了“名校梦”持续努力超过大半年。

今年春天,报考武汉大学的林鹏和他的不少同学卡在了复试或是初试的分数线上。江南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办曾向超过国家线好几十分的林鹏抛来橄榄枝,但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再战!林鹏和他的一帮同学决定继续考研。有的人为了减少竞争,甚至临时调换了考研的专业。根据《报告》显示,2012届考研选择换专业的学生比例高达29%。

甚至,在当下的普通本科院校,出现了一群“为躲避就业选择考研的毕业生”。陈红丽得好友牛萌被一系列的招聘歧视“吓”得缩回了学校,“她就是害怕找工作才去考研,可这样的心态,那肯定考不上啊。”叹口气,陈红丽说。

(责编:辛洁(实习)、盛卉)
新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