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最新消息

“攻堅”沃爾瑪,工會力量絢麗綻放

——記中國工會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的探索與創新

2013年10月09日20:40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哪裡有職工,哪裡就要建工會”,逐漸成為各地黨政領導的共識,成為各級工會干部的行動信條。建會工作很快取得突破:2000年底,全國新建企業工會總數達到616009家,會員2006萬多人﹔2002年9月底,全國新建企業工會組織數達到113.4萬個。

  此后10年中,建會工作有如狂飆突進。

  隨著“工人階級”內涵的豐富、“工會會員”概念的延伸,工會不斷加大農民工工作力度,迄今已有9400萬農民工成為工會會員。

  隨著“兩個普遍”的廣泛開展,隨著企業工會組建和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兩個“三年規劃”的提出,工會組建工作的目標更加明確。

  告別了“怎麼辦”的憂慮,中國工會在更高層面上認識擴大工會覆蓋面的意義——增強工會組織吸引力、凝聚力,在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體現新作為、展現新風採、樹立新形象。

  圍繞發展大局,全總推出了諸多舉措:“為”十一五“建功立業”,“農民工有困難找工會”,“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構建工會幫扶體系”……

  這些舉措,既彰顯特色和優勢,又關乎國計民生。

  與此同時,中國工會組建工作還在創新上尋找到與時俱進的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多次強調: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工會自身建設,推動工會理論、體制和工作創新,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

  “建設什麼樣的工會、怎樣建設工會?”圍繞這一時代課題,各級工會創新舉措連連——

  持續推進“雙措並舉、二次覆蓋”,力推區域性行業性基層工會聯合會建設﹔

  採取工地建會、市場建會、樓宇建會、社區建會等多種形式,將大量分散就業、靈活就業的職工組織起來﹔

  探索社會化聘用工會組織員、招聘推薦小型非公企業工會聯合會主席候選人﹔

  ……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組織覆蓋面的拓寬、工作機制的健全、參與渠道的暢通和工作載體的創新,為新建企業工會履行職能提供了保障。而新建企業工會得到普遍認可,反過來促進了工會組建。

  在這樣的創新和發展中,中國工會組織不斷發展壯大。今天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會組織。

  此時此刻,工會組織數和工會會員數的大幅下滑,卻是世界上大多數工會組織的共同煩惱。

  其實,中國工會在建會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僅在於驚人的總數和增長幅度,更在於其背后工運理論的完善、工作理念的深化、實踐路數的拓展。

  而這一切,皆源於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