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履職,讓勞動步入法治之軌
——記中國工會推動完善社會主義勞動法律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2013年10月09日20:43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據了解,為更全面客觀地表達勞動者的主張,全國總工會把勞動合同法草案中與勞動者權益相關的條款,歸納成5大方面21個問題,再據此在每個省選5個市、每個市找10個企業、每個企業最少找10名職工,廣泛聽取職工意見,然后把這些意見進行集中反饋,闡明工會的觀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對勞動合同法進行表決,146人出席會議,145人贊成,0票反對,0票棄權,1人沒有按表決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高票通過。
參與制定和推動勞動合同法出台,是中國工會積極推動完善社會主義勞動法律體系的一個縮影。
進入新世紀新時期,伴隨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程的加速,順勢而為的中國工會在推動完善勞動法律體系方面的業績可圈可點。
在國家層面,全國總工會積極參與安全生產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等勞動法律,以及《工傷保險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一系列勞動法規的制定﹔
在地方層面,各地工會積極推動地方立法機關出台符合本地實際、維護職工權益的地方性法規,如推動地方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出台集體合同和工資集體協商條例,制定企業民主管理法規,保障職工的勞動經濟權益特別是工資收入權益,等等。
所有這些付出和努力,使得中國工會十四大以來的近10年,成為中國工會參與立法工作力度最大、質量最高、效果最好的時期,我國已初步形成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勞動法律體系。
推動完善社會主義勞動法律體系,不僅是中國工會的工作理念和重要工作,而且成為中國工會的一大特色和優勢。
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覆蓋面廣、組織健全的優勢充分發揮,在監督貫徹落實勞動法律法規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愈發彰顯
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國實體經濟,中小企業裁減人員沒有引發較多勞動爭議,部分勞動者失業但基本生活得以保障,“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勞動合同法對裁員、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做出了明確規定”。
如今,不時可以聽到類似上述這樣的感慨。
然而,隻要將時鐘回撥兩三年,看到聽到的,則完全是另一番情景——
“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令企業用工成本攀升,利潤受到侵蝕,在金融危機中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現行的勞動合同法注重保護勞動者利益,而忽視了企業利益”……在2009年全國兩會上,這樣的聲音不絕於耳,有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建議修改勞動合同法的部分條款,甚至建議暫停施行該法。
關鍵時刻,中國工會鮮明亮出觀點: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對於應對挑戰是積極的力量!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近2000萬農民工返鄉沒有引起大的社會問題,關鍵得益於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令裁員有序進行,維護了社會穩定。
在堅持並大力推動勞動法律貫徹實施的同時,各級工會積極幫助指導職工與用人單位簽好勞動合同,不斷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並通過開展“共同約定”行動,組織動員職工以主人翁姿態,與企業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事實勝於雄辯。在世界經濟一片蕭條之際,中國經濟依然實現持續穩定發展,讓全世界為之驚喜。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勞動關系整體上保持穩定,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這從另一個維度印証了——
中國工會樹立和落實“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完全符合中國勞動關系的性質和特點,特別是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獨特優勢,切實開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不僅有效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而且有力推進了和諧勞動關系的建立。
![]() | ![]() |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
相關專題 |
· 熱點專題 |
全總要聞
- “一封女工來信”引出一件委員提案
-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亟待落實
- “我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 讓女職工“想生、敢生、能生”
- 一線代表:建立技術津貼制度,讓技高者多得
- 一場一線勞模和職工代表的“兩會夜話”
-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頒布實施以來 工會維護…
- 新時代更要發揮好職工主力軍作用
- 李玉賦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總工會界別聯組會議
- 工會界委員聚焦新業態勞動權益保障問題
全總發布會
- 全總2018年全國“兩會”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8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
- 2018年工會“兩節”送溫暖新聞發布會實錄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
- 民生專題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
- “五一”新聞發布會
- 全國總工會2017年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