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最新消息

切實履職,讓勞動步入法治之軌

——記中國工會推動完善社會主義勞動法律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2013年10月09日20:43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我被錄用后,可以簽訂勞動合同嗎?”

  “這是一份什麼樣的合同?”

  “合同在工資待遇、社會保障、勞動保護方面是怎樣規定的?”

  ……

  今天,幾乎每一個求職者,在面對用人單位時,都會圍繞這些問題仔細詢問。

  如果時光倒流30年,這樣的場面恐怕是無法想象的!

  “契約精神”的植入,依法維權理念的形成,讓億萬勞動者的勞動生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他們的諸多權益,都能在相關法律條文間找到依據。

  30多年的改革風雨洗禮,中國法治進程分外生動。無論事關大局的“鴻篇巨制”,還是緊連著普通民眾的“細枝末節”,無不烙刻著社會進步的印記。與中國改革同行,細細聆聽時代的強勁脈搏,叩問法治的點滴進程,驀然回首,我們已經前行在勞動法治的路上。

  推動完善社會主義勞動法律體系,不僅是中國工會的工作理念和重要工作,而且成為中國工會的一大特色和優勢

  2006年3月20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全國人大常委會向全社會公布勞動合同法草案。

  很快,山東臨淄的農民工王立濤將一封滿載希望的信寄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聽說勞動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見,我希望解決超時、超強度工作現象,希望給農民工上保險、簽勞動合同,也希望我們都能按時足額領到工資。”

  王立濤只是成千上萬上書建言的勞動者之一。勞動合同法,這部涉及億萬勞動者切身利益的法律,牽動著社會各個方面的神經,也創造了中國立法史上的新紀錄——30天收到群眾意見191849件,成為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歷次法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中收集意見最多的一次。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該法公開征求的19萬多條修改意見和建議中,65%的意見建議來自職工群眾和工會。

  廣泛的社會熱議和上書勇氣,充分表達了民眾特別是普通勞動者對這部法律的期盼。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博弈,展現了民主立法的無窮魅力,也讓普通民眾特別是廣大勞動者接受了一次法制教育的洗禮。

  在這一過程中,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中國工會責無旁貸地擔當起了勞動者一方訴求表達的代言人。中華全國總工會專門成立了參與立法協調領導小組,自始至終參與了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起草、調研論証和修改工作。

  面對由勞動合同法適用范圍、無固定期限合同、勞務派遣工規制、經濟補償金支付等焦點熱點問題引發的激烈爭論,中華全國總工會始終立足於“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的原則,有理有利有節地表達廣大勞動者的利益訴求。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