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全總:“面心實”活動2012年發放救助金8.6億元

2013年10月11日14:31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仝宗莉)今天下午,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發布會召開。 工會十六大宣傳組副組長王曉峰簡要介紹了中國工會十五大以來的五年間取得的十大成就。以2012年為例,各級工會把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作為主線,深入做好職工群眾工作,成立服務職工工作組5.2萬個,深入40.1萬家企業,走訪慰問91.4萬戶困難職工和勞模家庭,與757.9萬名一線職工、企業經營者交流,發放救助金8.6億元,密切了與職工群眾的聯系,增進了與職工群眾的感情。

據了解,中國工會十五大以來的五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工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貫徹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廣泛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努力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大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旗幟鮮明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把黨的工運事業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裡,我向大家作個簡要介紹,詳盡材料將在會上發給大家。

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

五年來,各級工會緊跟黨的事業前進步伐,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題教育活動,開展“謳歌輝煌成就、凝聚奮進力量”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大力宣傳黨的十六大以來科學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關心職工群眾生產生活,進一步堅定廣大職工的共同理想信念。

按照黨中央關於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精神實質、努力使這條道路越走越寬廣的要求,全國總工會在中央黨校舉辦工會發展道路專題學習班,召開學習宣傳實踐工會發展道路座談會,在工人報刊、網站開設專欄,開展全國工會干部職工網絡有獎征文等活動,深入學習宣傳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全總黨組、書記處同志及各省(區、市)總工會的主要負責同志帶頭宣講,全會共組織宣講活動1萬多場,2000多萬干部職工參加。圍繞工會重點工作,圍繞職工關心、媒體關注的社會熱點,著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理論與實踐成果,推出了一批優秀基層工會干部典型,報道了一批工資集體協商先進典型,宣傳了浙江傳化集團等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成功經驗。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干部自覺把工會發展道路作為做好工會工作的根本遵循,積極破解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努力在實踐中豐富完善這條道路,有力地推進了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

2012年,各級工會把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作為主線,深入做好職工群眾工作,成立服務職工工作組5.2萬個,深入40.1萬家企業,走訪慰問91.4萬戶困難職工和勞模家庭,與757.9萬名一線職工、企業經營者交流,發放救助金8.6億元,密切了與職工群眾的聯系,增進了與職工群眾的感情。

二、團結動員億萬職工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五年來,各級工會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當代中國工人運動的主題,引導各級工會開展“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一五’,和諧奔小康”和“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二五’”、“同舟共濟保增長、建功立業促發展”、“我為節能減排做貢獻”等多種形式的創先爭優建功立業主題競賽。推動勞動競賽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先后在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新區等國家級新區(實驗區)開展區域性勞動競賽,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彰顯了工人階級勇挑重擔、無私奉獻、開拓創新、頑強拼搏的主人翁精神和時代風採,發揮了工會組織在激發職工潛能、推進技術進步、促進工程任務完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底,勞動競賽企事業單位覆蓋面達78.4%,職工參與率為74.2%。2009年、2012年,全國總工會與科技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舉辦了第三屆、第四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2010年和2013年,與科技部、人社部、工信部舉辦了第三、第四屆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選表彰活動。五年來,全國職工共提合理化建議近4000萬件,開展技術革新200多萬項,發明創造110萬項,獲得專利32萬項,總結推廣先進操作法71萬項。

2010年,國務院表彰2985名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74名農民工被評為全國勞模,比2005年增加53名。五年來,全總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928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6455個、全國工人先鋒號5368個。五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撥出專款10.5億元,向全國勞模發放低收入補助金、特殊困難幫扶金和春節慰問金。各地陸續出台解決省(部)級勞模生活困難的政策措施,全國勞模生活困難狀況基本解決,省(部)級勞模生活困難得到有效緩解。

三、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職工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

五年來,各級工會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職工頭腦,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大力宣傳黨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工人階級偉大品格和勞模精神,引導廣大職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先后推出200余名勞動模范、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團隊)。許振超、郭明義、李斌、孔祥瑞等先進人物成為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的時代領跑者,濰柴“三高”試驗隊、平煤集團大學生採煤班等一批“80后”典型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各級工會進一步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加強職工職業培訓工作,堅持開展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扎實推進女職工提升素質建功立業工程,組織開展全國職工安全衛生知識普及教育活動,舉辦兩屆中國職工藝術節、“五一”晚會、全國職工乒乓球大賽、全國職工籃球比賽、職工健身排舞大賽,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職工創作實踐”活動,加大職工教育和文化陣地建設力度,積極引導廣大職工提高科學文化和技術技能素質,不斷增強競爭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截至2012年底,共建設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2400家,命名全國職工技能實訓基地130家,開通了全國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網站,啟動了全國職工基本職業素質遠程教學培訓,建設了5萬余家“職工書屋”。幫助1226萬職工提升了學歷層次,2043萬職工提升了技術等級,對1306萬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進行了轉崗就業培訓、自主創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

四、不斷強化工會基層組織建設,為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作出新貢獻

各級工會堅持貫徹“擴大覆蓋面、增強凝聚力”的要求,重點做好非公有制企業、在華外資企業和小微企業工會組建工作,大力發展服務業職工、農民工、勞務派遣工等群體入會,大力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基層工會聯合會建設。截至2013年6月底,工會會員總數達2.8億人,其中農民工會員總數1.09億人﹔全國基層工會組織總數275.3萬個,覆蓋基層單位637.8萬家,職工入會率達81.1%,與2008年工會會員總數2.12億相比,平均每年淨增會員1448.5萬人。

五年來,全總先后制定《企業工會主席合法權益保護辦法》《關於開展會員評議職工之家活動的意見》《企業工會主席產生辦法(試行)》《關於建立小企業工會聯合會的意見》《關於加強企業工會女職工工作的意見》等,加大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創新基層工會組織形式。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建立鄉鎮(街道)工會40502家,其中,鄉鎮(街道)總工會13489個,鄉鎮(街道)工會聯合會10162個。全國已建立基層工會聯合會12.1萬個,覆蓋小微企業287.2萬個,選聘社會化工會工作者3.0萬人。世界500強在華企業建會3053家,建會率為91.9%。

五、積極做好源頭參與工作,有力推動勞動法制健全完善

五年來,各級工會積極履行職工利益代表者維護者職能,加強源頭參與力度。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相關委辦建立聯系會議制度,重點參與了《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人民調解法》、《工傷保險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勞務派遣若干規定(草案)》等數十部涉及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的制定和修改。五年中,地方工會參與制定的地方性法規1261件。目前,勞動法律體系基本建成,工會維護職工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基本實現有法可依。

各級工會全面完成“五五”普法規劃,先后參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及其專委會對《工會法》、《勞動合同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開展執法檢查、視察活動。與政府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企業用工管理、社保繳費、工資拖欠、勞動安全衛生等方面的維權專項行動。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建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77.8萬個,共有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185.9萬人。

(責編:尹深、段欣毅)
相關專題
· 要聞快訊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