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遼寧工人群英譜

2013年10月20日15:17  來源:中工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產業報國、扎實奮進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搶佔科技發展戰略制高點。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破重大技術瓶頸。

  ——節選自《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從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專家楊建華,到27歲就擁有三項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鉗工、80后最年輕工人技師方文墨﹔從全國石油和遼寧省收個全國車工狀元、全國中央企業技術技能大賽銀獎王尚典,到創造出大型齒輪司機精度的全國之最、被同行稱為“徐強精度”的徐強﹔從填補國內重機產品電控系統空白的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機電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王亮,到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台四萬空分壓縮機組、創造中國裝備制造業奇跡的沈鼓“五朵金花”……在重大裝備國產化的歷史進程中,一個個名字背后,是一頁頁刻苦鑽研、銳意創新的卓著功績,是一張張名符其實、產業報國的面孔。

  2013年5月4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壟斷、攀登上世界同行業設計技術高峰、設計我國第一台乙烯壓縮機、在北京聆聽習總書記4·28講話的沈鼓集團高級工程師姜妍,在沈陽市總工會召開的領導干部和部分勞動模范學習座談會上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隻有立足崗位,勤勞實干,在實現自己小夢想的同時,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中國夢,是每一個遼寧產業工人的夢——他們是遼寧一名又一名普通的一線工人,他們是遼寧一個又一個的科研技術人員,從打破技術壟斷到步入世界前沿,從擔當企業責任到肩負國家使命,他們,用拳拳產業報國之心,一路書寫共和國工業恢弘的豐碑,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征程上,一路前行。

(責編:陳稚瑤(實習)、張玉珂)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