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河南網友曝學校餐廳無証營業、員工無健康証 官方處理

白雪

2014年01月15日09:0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白雪)10日,甘肅省各地對網友給省長劉偉平的3條留言作出回應。其中,一位網友留言反映舟曲縣教育質量的有關問題,包括師資隊伍參差不齊、辦學條件差等。

  甘南州政府辦公室對網友反映的情況進行了回應,詳情如下:

  【網民留言】

  教育落后,歸根到底是從師者資歷及個人能力的不足,機制不過完善,隨便弄個教師資格証就可以考試上崗,很多老師本身自己就是半瓶水,會教出好學生嗎?教書育人,不僅僅是講解課本知識,重要的是要教育,引導學生如何做人,現在社會這麼復雜,光靠講講課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另外人才的流失,很多高學歷,高水平的人才都流失到外省就業,留在當地的大多都是些中下層級的人,水平有限,表達不足以服眾,請大家領略意思就行了,在甘肅的人都知道的。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重視,少年強,則中國強。希望不要再有太多不合格的“教師”誤人子弟了!

  答復意見:

  網友: 您好!2013年12月26日,您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反映舟曲縣教育質量的有關問題,現答復如下:舟曲縣是甘南州的教育大縣,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教育事業,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自2004年實施“兩基”攻堅以來,在改善辦學條件、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強化措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尤其是近幾年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舟曲縣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考、特崗、“三支一扶”、全省5000名、高學歷人才引進等多種渠道招錄引進和安置了717名教職工,其中:2010年特崗分配100名,“三支一扶”分配6名,引進高校本科畢業生42名﹔2011年特崗分配75名,“三支一扶”分配8名,安置舟曲林業局教師51名、轉正地方代課教師37名,事業單位招考277名,引進高校本科畢業生16名﹔2012年“三支一扶”分配6名,事業單位招考50名(包括30名工勤人員),引進高校本科畢業生12名﹔2013年“三支一扶”分配16名,引進高校本科畢業生21名。在招錄引進教師過程中,舟曲縣始終嚴格按照規范程序,嚴把教師准入關,由舟曲縣人社局、舟曲縣教育局嚴格審查高校畢業生擇業証和教師資格証,沒有証件不予報名,對持假証的取消報名資格。為全面提高舟曲縣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根據教師專業結構和學歷情況,研究制定了教師學歷提高培訓計劃,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了國家、省級、州級和縣級培訓。2010年至2013年,共組織參加國家和省、州級校長培訓108人次、教師培訓477人次,教師參加縣級繼續教育培訓5128人次﹔有916名教師通過函授、自考等方式提高了專業學歷。目前,舟曲縣共有教職工2073名,其中專任教師1923名,專任教師中幼兒、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100%、99.7%、90.2%,均達到了省定標准。同時舟曲縣聘任了5名縣級專職督學、29名兼職督學和5名師德教風督查員,深入各級各類學校對教師履職情況和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確保舟曲縣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甘南州政府辦公室 2014年1月9日

  【網民留言】

  甘肅省人民政府: 我們是2005年經甘肅省委、省政府批准,由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考錄並分配到全省工商系統的189名國家公務員。現因原甘肅省人事廳《關於錄用王許等189名同志為國家公務員的通知》(甘人錄(2005)37號、48號)得不到全面貫徹執行,致使我們未能得到應有的公務員身份和行政編制,一直被省工商局、省公務員局、省編辦等部門錯誤登記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2012年底實施的機構編制實名制工作中,這一原本違規無效的登記行為不僅沒有得到糾正,反而再次被錯誤登記公示為“機關事業編制”。八年來,這一事實清楚、証據確鑿、明顯違反《公務員登記實施辦法》的行為卻一直得不到公務員主管部門和機構編制部門的糾正,現就該問題專題呈報此件,懇請省政府領導關注此事,並幫助協調相關部門並加以徹底解決!

  答復意見:

  網友: 您好!2013年12月27日,您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反映甘肅工商系統部分公務員身份登記的有關問題,現答復如下: 甘肅省工商局於2005年經甘肅省委組織部、甘肅省人事廳批准,面向社會公開招錄了189名國家公務員。 2007年甘肅省工商局在進行公務員登記時,全省工商系統共有行政編制7340名,而全省工商系統機關和工商所在職干部共有9215人。按照公務員法及有關配套法規規定,公務員登記應當在國家行政編制限額內進行。甘肅省工商局根據當時全省工商系統人員狀況,決定以《關於重新核定工商行政管理所人員編制及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編辦發[1996]3號)發文日期1996年3月27日劃線,之前進入工商系統的在編干部佔用行政編制,進行登記公務員﹔之后進入工商系統的在編干部佔用1998年體制改革時各市州上劃保留的事業編制,登記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2006年11月甘肅省實施公務員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同意將省工商系統保留事業編制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范圍的批復》,將1998年體制改革時各市州上劃保留的2336名事業編制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范圍)。按照以上辦法,2005年公開招錄的189人分別由各市州工商局報經甘肅省工商局審核、甘肅省實施公務員法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批,登記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 2010年,部分2005年甘肅省工商局公開招錄人員來信要求解決公務員身份,甘肅省公務員局專門派人進行了調研,並同意甘肅省工商局在行政編制空缺內對2005年公開招錄人員進行公務員登記。由於部分市州工商部門行政編制空缺不足,無法全部解決這批人員公務員登記問題,近兩年來甘肅省工商局多次向甘肅省編辦匯報申請調整行政編制。 2013年12月初,各市州工商部門面臨機構下劃,而個別市州工商部門行政編制空缺仍然不夠。甘肅省工商局提出對於行政編制空缺能夠解決2005年招錄人員的12個市州,先行解決公務員登記問題,甘肅省公務員局同意甘肅省工商局處理意見。2013年12月18日,甘肅省工商局向甘肅省公務員局報送了《關於辦理2005年招錄公務員登記事宜的請示》,12月19日甘肅省政府召開有關部門協調會,決定停止辦理所有機構下劃部門人員身份變更手續,移交市州后可由市州主管部門繼續按有關規定正常辦理。 鑒於以上情況,各市州有關部門在接收工商系統下劃機構及人員后,應在行政編制空缺內,解決2005年招錄人員公務員登記問題。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甘肅省公務員局 2014年1月7日

  【網民留言】

  尊敬的劉省長,請您在百忙之中過問一下甘谷縣的供暖問題,群眾在“天水在線”反映了那麼多關於供熱的問題,甘谷縣委、縣政府為什麼無動於衷,這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符嗎?

  答復意見:

  網友: 您好!2013年12月27日,您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反映甘谷縣供暖的有關問題,現答復如下: 甘谷縣城區共有3家供熱企業,分別為甘谷縣高達供熱公司、天水供熱公司甘谷供熱站和甘谷縣供熱公司。其中,高達供熱公司屬私有企業,產權歸甘谷縣高橋建筑工程公司所有,主要負責甘谷縣城區康庄西路和東街住宅小區的熱源供應,供熱面積13.6萬平方米﹔天水供熱公司甘谷供熱站位於甘谷縣石棉廠院內,由天水供熱公司管理運營,主要負責甘谷縣城火車站以北片區住宅樓的供暖,供熱面積5萬平方米﹔甘谷縣供熱公司成立於1999年,屬國有企業,運營供熱站6處,鍋爐8台,供熱范圍東至冀城路,西至西環路,南至南環路,北達南濱河路,供熱管網長19.53公裡,供熱面積46.3萬平方米,供熱覆蓋率達31.6%。 甘谷縣西校場、東街南關等路段的供熱管網大多於上世紀90年代埋設,運行年久,老化腐蝕,跑、冒、滴、漏頻發,失水嚴重。2013年維修西關廣廈樓、陽光佳苑、東街高達等8個住宅小區爆破管道達22處。隨著甘谷縣城區商住小區開發建設規模日益擴大,渭川路、康庄路等供熱站已無法滿足實際供熱需求,超負荷運行嚴重,供熱效率低下。住宅小區物業端監管不力,用戶在安裝管道時,私自拆改室內管網,隨意增加散熱器、改變走向、增加彎頭,致使系統循環不暢,供熱效果降低。甚至有部分用戶在室內供熱管道上私自安裝水龍頭,盜用公共熱水資源,導致供熱水源大量流失。經統計,甘谷縣供熱公司6處供熱站日實際消耗總水量170立方米,僅南關供熱站每天補水量達100立方米,失水率達30%以上,嚴重影響供熱質量。 2013年以來,甘谷縣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投資項目,推進城區供熱設施建設。一是投資6000多萬元,在城區南濱河路南側新建了佔地面積10畝、設計供熱面積82萬平方米的城區集中供熱站一座,安裝40T熱水鍋爐一台(預留一台位置),年內敷設一級供熱管網2×1.25公裡,並於2013年12月26日點火正式運營。二是投資48萬元,對甘谷縣毛紡廠住宅樓供熱老舊管網進行了改造,敷設DN200一級主管網600米。三是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國家投資項目。目前,投資4500余萬元的甘谷縣城區集中供熱老舊管網改造工程已被列入2014年度中央預算內投資,同時甘谷縣城西區集中供熱工程已委托設計單位正在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計劃於1月底前完成可研編制並爭取列入甘肅省發改委投資項目。 甘谷縣供熱公司從2013年5月份開始,多次對供熱區域內18.28公裡供熱管網、178座控制閥門檢查井、5處供熱站7台鍋爐進行了全面維護檢修,更換供熱管道320米。供熱職工積極主動上門維修供熱用戶148戶,維修清理檢查井96座,更換管道排氣閥54次。從7月份開始為今冬供熱儲備燃煤,截止目前已融資儲備燃煤9000多噸,佔整個供熱期的95%以上。 供熱初期,甘谷縣建設局專門組織各供熱企業和住宅小區、物業負責人,召開了城區供熱推進會議,專題就存在管道老化破裂、下水堵塞、閥門安裝不規范等供熱問題的恆盛佳苑、西關毛紡廠、制鞋廠等5個小區9棟樓宇,提出了具體整改意見,責令限期完成整改。並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逐個進行了驗收,對整改不力的企業通過電視台進行了通報批評,進行再整改、再驗收。同時建立了供熱企業和住宅小區供熱考核激勵機制,把企業供熱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年度工作績效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強化績效考核,嚴格兌現獎罰。 今后,甘谷縣城市集中供熱工作將繼續嚴格貫徹落實《甘肅省供熱管理條例》和《天水市城市供熱管理辦法》,堅持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不斷加強設施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強化服務質量,確保市民能夠溫暖過冬。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天水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2014年1月7日

  【網友留言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人民網觀點】

(責編:曾偉、段欣毅)
新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