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數字工會

全國集體合同達224.5萬份 覆蓋2.7億職工

2013年10月10日09:26  來源:中工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二是推動了勞動法規和政策的制定與落實。協調勞動關系三方積極推動和參與《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工作,修訂頒布了新的《集體合同規定》、《最低工資規定》,起草了《勞動爭議處理法》等。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行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勞動爭議處理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勞動保障監察與工會勞動保障法律相互協調配合的通知》、《關於加強兼職勞動仲裁員隊伍建設有關問題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的通知》、《關於貫徹實施〈集體合同規定〉的通知》、《關於進一步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建設等行業農民工勞動合同管理的通知》、《關於全面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關於推行區域性平等協商工作的意見》和《關於開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和工業園區活動的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對加強協調勞動關系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促進了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和維權機制的建設。各級工會堅持依托三方協商機制,從實際出發,在維權對象上以非公有制企業和改制企業職工、困難職工、進城務工人員為重點﹔在維權內容上以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勞動安全衛生等職工勞動經濟權益為重點﹔在維權措施上以建立健全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商、勞動爭議調處等協調勞動關系長效機制為重點,推動了工會維權工作的深化和發展,充分發揮工會在三方協商機制中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積極作用。

  四是解決了一些影響勞動關系穩定的突出問題。國家三方會議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基層,就勞動合同制度實施情況、小微企業勞動關系狀況、實施"彩虹計劃"情況等進行調研,提出對策建議,形成指導性文件。各級三方大力推進勞動關系預防、預警和預報機制建設,引導企業依法經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及時化解勞資矛盾,遏制了一些可能發生的重大群體性勞動爭議事件,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品牌越做越響:全國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的地、市、州407個,覆蓋面達到99.26%自2006年3月全國總工會發出《關於開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的意見》、同年7月國家協調勞動關系三方下發《關於開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活動的通知》以來,各地工會主動爭取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拓寬工作領域,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機制,使創建活動不斷取得新進展。據統計,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都已經開展了創建活動。全國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的地、市、州407個,覆蓋面達到99.26%.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的縣、市、區級2827個,覆蓋面達到95.21%.全國參與創建活動的企業達到99.6萬個,工業園區達到3324個。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為創建活動提供組織保障。隨著各級黨政領導對創建活動的認識逐步深化,創建活動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目前各地已經全部成立了省一級創建活動領導機構,河北、山西等13個省(區、市)成立了由省委副書記或其他副省級領導任組長的創建活動領導機構。吸納了工商、稅務等更多的相關職能部門加入創建活動組織領導機構,不斷擴大創建活動的社會參與面,進一步增強創建活動的代表性、權威性和影響力。

  二是完善工作機制,為創建活動提供制度保証。目前,省一級基本上都開展了和諧勞動關系表彰活動,共表彰和諧勞動關系"優秀"或"先進"企業14535個,工業園區326個,街道(社區)、鄉鎮44個。天津市自開展創建活動以來,已經開展了13次和諧勞動關系表彰活動。有17個省(區、市)建立了長效激勵機制,對獲得"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榮譽稱號的單位提供優惠政策、明確政治待遇,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13個省(區、市)將和諧勞動關系創建表彰納入了本地表彰項目。22個省(區、市)建立了對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已表彰單位的動態管理制度,保証了創建活動的先進性。通過一系列扎扎實實的有力舉措,充分調動了廣大企業職工參與創建活動的積極性,極大增強了創建活動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